《青眼白眼》是一个典故,出自《晋书·阮籍传》。这个典故主要讲述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用眼神表达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阮籍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他性格高傲,不拘小节,喜欢饮酒作诗,也善于弹琴。
根据《晋书·阮籍传》的记载,阮籍常常用“青眼”和“白眼”来表示他对不同人的喜好和厌恶。如果他对某个人很欣赏,就会用青眼看他,表示尊敬和喜爱;如果他对某个人不喜欢,就会用白眼看他,表示轻视和厌恶。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不同人的不同态度,或者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在文学作品中,这个典故也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物性格的高傲和独特。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典故并不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眼睛的颜色,而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用眼神表达情感和态度的方式。
青眼白眼的典故起源
青眼白眼,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性格狂放不羁,不拘小节,对世俗礼法不屑一顾,却对母亲极为孝顺。
典故背景
阮籍的母亲去世后,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按照当时的习俗,吊唁者应当陪伴丧家哭泣。阮籍却坚持要下完一局棋,这在当时被视为不孝的表现。下完棋后,阮籍放声痛哭,甚至吐血数升,可见他对母亲的去世极为悲痛。
青眼与白眼的运用
阮籍在吊唁过程中,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于那些他尊敬的人,他使用青眼,即正视对方,露出虹膜;而对于那些他不屑一顾的人,他则使用白眼,即斜视对方,露出眼白。这种独特的待人方式,使得青眼白眼成为了阮籍的代名词。
典故中的关键人物
在阮籍的青眼白眼典故中,有两个关键人物:嵇喜和嵇康。嵇喜是阮籍的亲戚,官位和名气都不小。阮籍却对他白眼相加,让嵇喜感到十分不悦。后来,嵇喜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弟弟嵇康。嵇康安慰兄长,认为阮籍就是这样一个人,对那些热衷于功利的人,他都是加以白眼的。
青眼相加的故事
嵇康得知此事后,决定亲自去吊唁阮籍。他带着酒和琴来到阮籍的家中,阮籍见到嵇康后,大喜过望,立刻改以青眼相待。这个故事传为佳话,成为了青眼白眼的典故。
青眼白眼的象征意义
青眼白眼这一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对不同人的不同态度。青眼代表着赏识、器重,而白眼则代表着轻视、不屑。这一成语也反映了阮籍那种不拘小节、率性而为的性格特点。
青眼白眼在文学中的运用
青眼白眼这一成语,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许多诗人、作家都曾以青眼白眼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情感态度。例如,唐代诗人卢照邻在《哭明堂裴主簿》中写道:“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这里用青眼典故追忆裴主簿生前对自己很看重。
青眼白眼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青眼白眼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善于观察、分辨,对待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同时,它也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身份、地位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青眼白眼这一成语,源于阮籍的待人方式,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符号。它不仅反映了阮籍的性格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在今后的日子里,青眼白眼这一成语将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