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毁骨立》的典故,成语典故《哀毁骨立》的起源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0 11:17:28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哀毁骨立》的典故出自《晋书·孝友传·顾恺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晋朝时期,顾恺之的母亲去世后,他非常悲痛,以至于形容憔悴,骨瘦如柴。后来,当他的朋友桓温见到他时,非常惊讶他的变化,甚至认为他已经死了。

具体来说,桓温在会稽时,听说顾恺之的母亲去世,非常担心他的状况。他写信给顾恺之,表示愿意去看望他。当他到达顾恺之的住所时,看到顾恺之的样子,他非常惊讶,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顾恺之已经变得非常憔悴,骨瘦如柴,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死人。

桓温非常担心顾恺之的健康,他劝顾恺之要保重身体,不要过于悲伤。顾恺之听后,非常感动,他感谢桓温的关心,并表示自己会努力保重身体。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极度悲伤的样子,或者形容因为悲伤而变得非常憔悴。

成语典故《哀毁骨立》的起源与内涵

《哀毁骨立》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用以形容人在极度悲伤中,因过度哀悼而极度消瘦,只剩下一副骨架支撑身体的情形。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对于悲痛情感的深刻理解。

成语典故的出处

成语“哀毁骨立”最早见于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韦彪传》。书中记载了韦彪因父母去世,悲痛欲绝,哀毁过度,三年不出庐寝,最终身体羸弱,骨立如柴。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后人,成为成语典故的来源。

成语典故的故事背景

在古代,孝道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韦彪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风气崇尚孝道,人们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是衡量其品德的重要标准。韦彪因父母去世而哀毁骨立,正是这种孝道观念的体现。

成语典故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哀毁骨立”这一成语逐渐从孝道文化的范畴扩展到更广泛的情感表达。它不再局限于描述因丧亲而极度悲伤的情形,也可以用来形容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极度悲痛和消瘦。这一成语的演变,反映了汉语成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成语典故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哀毁骨立”的近义词有“无肠可断”、“哀毁瘠立”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极度悲伤的情感。而其反义词则包括“笑逐颜开”、“哀而不伤”等,这些词语则描绘了相对平和、不过度悲伤的情感状态。

成语典故的用法与示例

在句子中,“哀毁骨立”可以作主语或分句,用以形容某人因极度悲伤而身体极度消瘦。例如:“在得知亲人离世的消息后,他哀毁骨立,让人十分心疼。”(作主语)

成语典故的文化意义

成语“哀毁骨立”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孝道的尊重,对悲痛情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性脆弱和坚韧的双重认识。这一成语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

成语典故的启示

“哀毁骨立”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面对悲痛和困难时,我们要学会适度表达情感,既要尊重传统美德,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他人遭遇不幸时,要给予足够的同情和关爱。

成语典故的传承与影响

成语“哀毁骨立”作为汉语成语的一部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上,更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