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多忘》是一句古语,意思是说高贵的人往往容易忘记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在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曾向一个名叫侯嬴的门客请教如何提高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侯嬴建议他去做一件“偷鸡摸狗”的事情,即偷偷进入赵国的宫殿,偷取赵国的国宝“和氏璧”。信陵君依计行事,成功偷取了和氏璧,并以此为契机,向赵王提出联姻的要求。赵王同意了信陵君的请求,将女儿嫁给了他。信陵君因此得到了赵国的支持,名声大噪,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当信陵君回到魏国后,却忘记了曾经帮助过他的侯嬴。侯嬴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写了一封信给信陵君,信中写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是淡泊的,而小人之间的交往是甜美的。君子之间因为无缘故而交往,也会因为无缘故而疏远。信陵君看到这封信后,深感愧疚,于是派人去寻找侯嬴,并请他回到自己的身边。侯嬴拒绝了信陵君的邀请,表示自己已经看透了信陵君的真面目,不再愿意与他交往。
从此以后,“贵人多忘”这句话就用来形容那些高贵的人往往容易忘记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成语典故《贵人多忘》的起源与演变
成语“贵人多忘事”源于五代时期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二·恚恨》。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那些地位高的人往往对人对事态度傲慢,不念旧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用来讽刺那些健忘的人。
成语的出处与原文
成语“贵人多忘事”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二·恚恨》。原文中提到:“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对下层人士的冷漠态度。
成语的演变与含义
最初,“贵人多忘事”这个成语是带有贬义的,用来形容那些地位高的人态度傲慢,不念旧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现在,它更多地被用来讽刺那些记忆力不好、容易忘记事情的人。尽管如此,这个成语仍然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成语的用法与示例
你真是贵人多忘事,居然忘掉了我们的约定。
在杨二嫂的眼里,鲁迅是贵人多忘事的人,总是忘记她的好意。
你总是贵人多忘事,连自己的生日都忘记了。
成语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
成语“贵人多忘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上层人物与下层人士之间的关系,还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权力和地位时的态度。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该保持谦逊和尊重他人,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记忆力,避免因为健忘而影响到人际关系。
成语的传承与影响
成语“贵人多忘事”作为汉语成语的一部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观点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成语“贵人多忘事”从最初的贬义到现在的讽刺意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了解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成语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