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高卧》的典故出自《后汉书·袁安传》。袁安是东汉时期的官员,他的故事被用来形容人的清高和节操。
袁安在年轻时,家境贫寒,冬天寒冷,他甚至没有足够的被子来御寒。他依然坚持读书,不愿意为了谋生而去做那些他认为不体面的事情。据传,当时大雪纷飞,积雪很深,但袁安却依然高卧在家中,不愿外出求仕。邻居们看到这种情况,都认为他可能已经冻死了,于是派人去探望。当人们到达袁安的住处时,发现他安然无恙,正在读书。人们都对他赞叹不已,认为他是一个有节操的人。
后来,“袁安高卧”这一典故被用来形容那些清高自守、不随波逐流的人。它强调了一个人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节操,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典故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个人品德和节操的重视。
袁安高卧——东汉贤能的坚守与美誉
袁安高卧,这一典故源自东汉时期,讲述的是袁安在极端困境中坚守节操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一、典故背景
东汉时期,袁安是汝南汝阳人,当时尚未显达。有一年冬天,洛阳地区大雪纷飞,积雪厚达一丈多,封门堵路,使得人们出行极为困难。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袁安却选择高卧家中,不出门乞食。
二、袁安高卧的原因
袁安之所以选择高卧在家,是因为他深知大雪天气,人们都处于饥饿和寒冷之中,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的需求而打扰到他人。这种高尚的品德,使得他在困境中坚守节操,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三、洛阳令的发现与举荐
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令外出巡视灾情,发现家家户户都扫雪开路,唯独袁安家积雪封门,院里阒寂无声。洛阳令以为袁安已经冻死或饿死了,就让人清理积雪,破门而入,发现袁安僵卧在床上,奄奄一息。洛阳令问他为什么不出门乞食,袁安答道:“大雪天,人人都又饿又冻,我不应该再去打扰别人!”洛阳令被袁安的品德所感动,举荐他为孝廉。
四、袁安高卧的影响
袁安高卧的故事,不仅在当时传为佳话,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体现了东汉时期崇尚儒家精神的价值观,即坚守节操、不慕名利、关爱他人。袁安高卧的行为,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
五、袁安高卧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
袁安高卧的故事,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体现。许多著名画家以此为题创作了《袁安卧雪》等经典作品,如南宋夏珪的《袁安卧雪图》。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袁安高卧的情景,也传递了其高尚的品德。
袁安高卧,这一典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了人们学习的典范。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坚守节操、关爱他人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