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当十》的典故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的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英勇表现。当时,项羽带领楚军与秦军作战,秦军人数众多,楚军处于劣势。项羽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秦军。在这场战役中,项羽展现出了“一以当十”的英勇形象,即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的战斗力。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具有超凡的能力和表现。
一以当十——英勇善战的成语典故
成语“一以当十”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故事,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士兵的英勇无畏,更彰显了以少胜多、英勇善战的军事智慧。
成语释义
“一以当十”中的“当”意为相当,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它形容的是军队在战斗中英勇善战,以少胜多,战斗力极强。
典故出处
成语“一以当十”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项羽本纪》。在秦末时期,楚汉争霸,项羽率领的楚军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巨鹿之战。
故事背景
当时,赵王歇被秦军围困在巨鹿城,形势危急。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前往救援。宋义在途中故意拖延时间,项羽一怒之下斩杀了宋义,自立为上将军。
英勇善战
项羽率军渡过漳河,命令士兵破釜沉舟,烧毁船只、锅碗,只带三天的干粮,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楚军战士在项羽的带领下,士气高昂,无不以一当十,奋勇杀敌。
巨鹿之战
在巨鹿之战中,楚军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楚军战士英勇无畏,以一当十,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战,楚军大败秦军,解了赵国之围,项羽也因此一战成名,奠定了自己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成语影响
成语“一以当十”不仅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励着无数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以少胜多,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语在现代
在现代,成语“一以当十”依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用来形容军队的英勇善战,还用来比喻个人在某个领域具有极高的能力和水平,能够以一己之力完成别人难以想象的任务。
成语“一以当十”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见证了古代士兵的英勇无畏和军事智慧。如今,这个成语依然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勇往直前,以一己之力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