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时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重耳在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礼遇,并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将来如何报答自己。重耳回答道,如果将来晋楚两国交战,他愿意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以示对楚成王的尊重和感激。
后来,晋国和楚国果然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交战。晋文公(即重耳)履行了他的诺言,命令晋军后退九十里,避开了楚军的主力。在楚军追击的过程中,晋军利用地形和战术,成功击败了楚军,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在战争中采取退让策略,以等待更好的时机进行反击。同时,它也体现了重耳的智慧和信用,以及他对楚成王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智慧之举
成语“退避三舍”源于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策略的智慧,也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谦让美德。
一、典故背景
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频繁。晋献公听信谗言,杀害了太子申生,其弟重耳被迫流亡。在外流亡期间,重耳历经磨难,最终在楚成王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为晋文公。
二、楚成王与重耳的约定
重耳在流亡期间,曾在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如果你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重耳回答:“如果能够回到晋国,我愿与贵国友好相处。如果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愿意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一承诺,为日后晋楚争霸埋下了伏笔。
三、城濮之战与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使晋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之战中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当年对楚成王的承诺,命令军队退避三舍,即九十里。这一举动,既体现了晋文公的诚信,也使楚军失去了进攻的势头。
四、晋楚争霸的结果
在晋军退避三舍后,晋文公巧妙地利用地形,诱使楚军深入,最终以少胜多,大败楚军。这场战役,使晋国成为中原霸主,而“退避三舍”也成为了晋楚争霸中的经典战例。
五、退避三舍的启示
“退避三舍”这一典故,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诚信为本:晋文公在楚成王面前许下的承诺,最终得以实现,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智慧制胜: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巧妙地运用退避三舍的策略,以智取胜。
谦让为美:晋文公在晋楚争霸中,始终保持着谦让的态度,最终赢得了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智慧与美德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保持谦让,以诚信为本,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