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馋涎欲垂》的典故,馋涎欲垂——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9 20:56:20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馋涎欲垂》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看到好吃的食物,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形容非常想吃东西的样子。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

《庄子·秋水》中有一则寓言,讲述了北海之帝名叫鲲鹏,它是一种巨大的鸟,能够在天空中翱翔。鲲鹏的翅膀非常宽大,一展开就能遮天蔽日。它看到一只小小的鸟儿在啄食,便嘲笑它说:“你这只小鸟,怎么也敢来吃这些食物?你应该去吃那些更大的鱼虾才是。”小鸟回答说:“我虽然小,但我的食物足够我吃了。你虽然大,但你的食物也不一定比我的好。”鲲鹏听了后,便不再嘲笑小鸟了。

后来,人们便用“馋涎欲垂”来形容看到美食时非常想吃的感觉。

馋涎欲垂——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成语“馋涎欲垂”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它不仅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美食的渴望,也成为了形容人贪吃的经典用语。

一、成语的起源

“馋涎欲垂”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代苏轼的《将之湖州戏赠莘老》一诗。诗中写道:“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这里的“馋涎垂”就是形容人们对美食的强烈渴望,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二、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馋涎欲垂”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其含义也逐渐丰富。从最初的形容对美食的渴望,到后来可以泛指对任何事物的强烈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对于某种事物的极度喜爱或渴望。

三、成语的典故

关于“馋涎欲垂”的典故,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苏轼与吴兴太守孙觉交往甚深,两人经常一起吟诗作赋。在一次聚会中,苏轼品尝了湖州的美味佳肴,不禁感叹不已。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将之湖州戏赠莘老》,其中“未去先说馋涎垂”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对美食的渴望。

四、成语的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馋涎欲垂”这个成语的用法十分广泛。它可以作为谓语、定语、状语,用来形容人们对美食、事物或情感的强烈渴望。例如:“看到那家餐厅的菜单,他馋涎欲垂,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

五、成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馋涎欲垂”的近义词有“垂涎三尺”、“口角流涎”等,都是形容人贪吃的成语。而它的反义词则是“淡泊寡味”,表示对事物不感兴趣,没有强烈的欲望。

六、成语的启示

成语“馋涎欲垂”告诉我们,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是人之常情。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适度,避免过度追求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成语“馋涎欲垂”源于宋代苏轼的一首诗,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已经成为形容人贪吃的经典用语。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美食的渴望,也启示我们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度,珍惜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