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毂击肩摩》是一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潮拥挤,车辆和行人之间相互碰撞、摩擦的情景。它的字面意思是车辆的车轮相互碰撞,行人的肩膀相互摩擦。
在《战国策·齐策一》中,这个成语出现在描述齐国的繁荣景象时。齐国当时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因此城市中车辆和行人非常拥挤,形成了一幅毂击肩摩的繁忙景象。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任何地方人潮拥挤、交通繁忙的情景。
需要注意的是,《毂击肩摩》这个成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只是客观地描述了一种现象。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情感色彩来决定是否带有褒义或贬义。
成语典故《毂击肩摩》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毂击肩摩”源于古代,用以形容人群或车马往来频繁,拥挤不堪的景象。这个成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繁华景象,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成语的起源
“毂击肩摩”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一》中的“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这里的“临淄”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而“车毂击;人肩摩”则形象地描绘了临淄城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毂击肩摩”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从最初的形容车马往来频繁,到后来更多地用来形容人群拥挤。在古代,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繁华都市的景象,如《梁书·武帝纪上》中提到的“肩摩毂击”,形容了当时官场上的热闹与拥挤。
成语的典故
关于“毂击肩摩”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为了羞辱晏婴,不让他从正门进入,而是让他从侧门进入。晏婴机智地回应说:“我国街市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挥袖成云,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楚王听后,自知理亏,只好隆重接待晏婴。
成语的内涵
成语“毂击肩摩”不仅描绘了古代繁华都市的景象,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首先,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古代,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人口密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形成了“毂击肩摩”的景象。其次,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讲究礼仪,即使是在拥挤的场合,也要保持一定的秩序和尊重。
成语的运用
在现代汉语中,“毂击肩摩”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运用。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多的场合,如节日庆典、商场促销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交通拥堵的情况,如高峰时段的市区道路。此外,这个成语还可以用来比喻社会竞争激烈,人们为了生活、事业等目标而努力拼搏。
成语的启示
成语“毂击肩摩”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拥挤的场合,我们要学会谦让、尊重他人,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其次,它鼓励我们要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成语“毂击肩摩”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演变和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