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耻与哙伍》的典故,成语典故——《耻与哙伍》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9 19:35:06 浏览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耻与哙伍》的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背景是楚汉相争时期,韩信在刘邦手下担任大将军,被封为齐王。当时,刘邦的大将樊哙与韩信地位相当,两人都是刘邦的重要将领。

有一天,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得知韩信来访,非常高兴,亲自出门迎接。他跪在地上,行稽首礼,表示对韩信的尊敬。樊哙对韩信说:“大王,您怎么亲自来拜访我这个小将呢?”

韩信见樊哙如此谦逊,心中感到非常羞愧。他觉得自己虽然被封为齐王,但在樊哙面前,自己却像个小兵一样。于是,韩信感叹道:“吾今日方知,羞与哙为伍也!”意思是说,我今天才知道,我羞于和樊哙这样的大将并肩作战。

从此,“耻与哙伍”就成为了形容一个人羞于与地位相等或低下的人为伍的典故。它也常用来比喻一个人不愿意与品德、才能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成语典故——《耻与哙伍》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耻与哙伍”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成语的由来、故事背景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成语的由来

“耻与哙伍”这一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发生在汉初,当时的韩信因功被封为楚王,后因种种原因被降为淮阴侯。一日,韩信前往拜访樊哙,樊哙跪拜迎接。韩信在离开时,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这句话表达了韩信对樊哙出身低微、行为粗鄙的不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与樊哙为伍的羞愧之情。

二、故事背景

刘邦建立西汉后,韩信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楚王。刘邦担心韩信握兵自重,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削去韩信的兵权,将其降为淮阴侯。韩信心中不满,日夜怨望。在此背景下,韩信拜访樊哙,樊哙是刘邦的亲信,曾在鸿门宴上立下大功,被封为舞阳侯。樊哙出身于杀狗之家,行为粗鄙,与韩信的文雅气质形成鲜明对比。

三、成语的内涵

“耻与哙伍”这一成语表达了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的道德观念。在古代社会,人们崇尚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人,认为与这样的人为伍才能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地位。韩信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自身品德的坚持和对粗鄙行为的排斥。同时,这一成语也告诫人们,要注重自身修养,远离粗鄙庸碌之人,以免受到负面影响。

四、成语的演变与应用

随着历史的演变,“耻与哙伍”这一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高洁品质和道德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用这一成语来告诫自己,要注重品德修养,远离不良风气。

成语“耻与哙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由来、故事背景和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