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是描述曹操利用汉献帝刘协来控制其他诸侯,进而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
在三国时期,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刘协,利用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使其他诸侯不敢轻易对抗。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使得其他诸侯不得不服从,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使用,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利用掌握的权力或资源来控制其他的人或团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典故起源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成语,起源于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当时,汉室衰微,朝政混乱,各地诸侯割据一方,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
董卓之乱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专断朝政,残暴无道,导致民不聊生。各地诸侯纷纷起兵反抗,其中袁绍势力最为强大。
袁绍的谋士沮授建议
袁绍部下奋武将军沮授,向袁绍建议:“应该把汉献帝请来,在邺都建立皇宫,这样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对各诸侯发号施令,讨伐那些不肯服从的人。”这一建议因有人反对而未能实施。
曹操迎汉献帝
后来,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昌,并在此定都。曹操以皇帝的名义号令诸侯,逐渐统一北方。这一行为,被后人称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对付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诸葛亮出山后,为刘备出谋划策,联合东吴抵制曹操。这一时期,刘备、诸葛亮、孙权三人,共同对抗曹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成语的演变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成语,最初用于描述曹操的行为。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这一成语,多含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借权谋私、滥用职权的人。
成语的启示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成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警惕那些借权谋私、滥用职权的行为。同时,也要学会尊重领导,维护领导的权威,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总之,“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成语,源于东汉末年的历史事件,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滥用,尊重领导,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