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是一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原文是:“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这个故事讲的是曹操和杨修在路过曹娥碑时,看到碑背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是否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杨修回答理解。曹操让杨修不要说出来,等他思考一下。走了三十里路后,曹操说自己已经理解了这八个字的意思,并让杨修记下他所理解的答案。杨修记下的答案是:“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曹操也记下了同样的答案,并感叹自己才智不如杨修,因为他在三十里路上才想通这八个字的意思。
“十行俱下”的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人读书非常快,理解力强,才思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