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深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wēi wén shēn dǐ”,意思是指想尽办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
具体典故如下:
在汉朝时期,卫青将军提拔了一个名叫咸宣的人做官。咸宣一路平步青云,最终做到了中丞的位置。他受命处理主父偃和淮南叛乱的案件。在处理这些案件时,咸宣利用深奥难懂的文字罗列了许多人的罪名,大开杀戒,导致许多人无辜被杀,人心惶惶。他的这种做法被称为“微文深诋”,即利用复杂的法律条文陷人于罪。最终,这种做法导致他自杀。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利用文字和法律条文陷害无辜的人的行为
微文深诋的典故起源
微文深诋,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文学,特指用简短的文章或文字深刻地讽刺或揭露事物的本质。这个成语的典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典故背景
东汉时期,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讽刺见长的文学家,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运用微文深诋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微文深诋的具体例子
在《论衡》中,王充用微文深诋的手法,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讽刺。例如,他在《刺世疾邪赋》中写道:“世有君子,行不由己;世有小人,行不由己。”这句话用简洁的文字,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君子与小人的行为差异,以及他们各自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微文深诋的影响
王充的微文深诋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这种写作风格,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家也产生了启发。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深受王充的影响,他的诗歌中也常常运用微文深诋的手法,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
微文深诋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文深诋的手法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传统。在明清时期,这种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文学家如冯梦龙、蒲松龄等,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了微文深诋的手法,使得这种文学风格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微文深诋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微文深诋的手法依然被广泛运用。在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许多作家和自媒体人通过简短的文章或文字,对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评论,这种手法不仅保持了其原有的文学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新的作用。
微文深诋作为一种文学手法,从东汉时期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智慧和才华,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学发展的脉络。在现代社会,微文深诋依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