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澄清》是一个典故,出自《后汉书·范滂传》。范滂,字孟博,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据《后汉书》记载,范滂初仕为清诏使,在任期间,他严格执法,清正廉洁,不避权贵,受到百姓的赞誉。他曾在任上巡视各地,每到一处,都会“揽辔澄清”,即整顿政治,清除腐败,使得地方政治清明。
“揽辔澄清”这个典故,后来就被用来形容官员在任上严明执法,清除腐败,使政治清明。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官员廉洁奉公、为民除害的期望和赞扬。
揽辔澄清——东汉范滂的壮志与担当
揽辔澄清,这个成语源于东汉时期范滂的一段壮志豪情,它不仅体现了范滂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也成为了后世人们追求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象征。
一、成语的由来
成语“揽辔澄清”最早见于南朝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范滂传》。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冀州发生饥荒,贪官污吏不顾民生疾苦,范滂被朝廷任命为清诏使,前往冀州考察情况。
二、范滂的担当
范滂接到命令后,深感责任重大。临行前,他在马上手执缰绳,对随从说:“一定要查明真相,澄清天下。”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范滂的担当精神和对国家、人民的忠诚。
三、澄清天下的抱负
范滂在冀州期间,不畏强权,严查贪官污吏,为百姓谋福祉。他的行为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但也引起了贪官污吏的仇恨。最终,范滂因直言进谏而被捕入狱。
四、成语的传承
范滂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的“揽辔澄清”之志成为了后世人们追求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象征。成语“揽辔澄清”也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的成语。
五、成语的用法
成语“揽辔澄清”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官员等在治理国家、整顿社会风气时的抱负和决心。
六、成语的启示
“揽辔澄清”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政治家、官员等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人民利益为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揽辔澄清,这个成语承载着范滂的壮志与担当,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范滂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