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家书》的典故源自宋朝朱熹在《五朝名臣言行录》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书生胡定安在泰山读书,十年没有回家。他的家人托人送信给他,信上只有“平安”二字。胡定安一看信上只有这两个字,便立即将信丢到山沟里,不再读书,跑回家去。这个典故反映了胡定安对家人平安的深切关心,以及他急切想要回家的心情
平安家书的起源与传承
平安家书,顾名思义,是指远在他乡的游子与家人之间传递的平安信息。这种家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浓厚的亲情和家国情怀。
平安家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人们无法及时得知家人的安危。为了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关心,便有了“烽火报平安”、“家书报平安”等传统方式。这些方式虽然简陋,但却成为了家人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
关于平安家书的典故,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家书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平安的家书,往往能带给人们莫大的安慰和希望。
除了杜甫的《春望》,还有许多诗词作品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家书的珍视。如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及明代诗人袁凯的《京师得家书》中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这些诗词作品,都体现了平安家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在古代,由于书信传递不便,人们还发明了飞鸽传书的方式。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的身边有3只青鸟,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后来,民间根据这样的传说,便利用鸿雁这种鸟进行传书,这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飞鸽传书。
在清代,有一个著名的“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安徽桐城,讲述的是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叶家因建房子发生纠纷,张英在收到家人的书信后,以一首诗化解了矛盾。这首诗就是“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个故事体现了张英的宽容大度和谦和礼让的美德,也使得平安家书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安家书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平安家书的内涵和精神却依然传承下来。在人们的心中,平安家书不仅仅是一封简单的书信,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责任的担当。
平安家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平安家书的精神,让这份情感和责任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