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孤苦”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孤单困苦,没有依靠。这个成语出自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在《陈情表》中,李密写道:“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句话描述了李密幼年时体弱多病,九岁还不能行走,孤单困苦地成长,直到成年。
李密是西蜀的尚书郎,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政策,提倡孝敬父母和尊重老人。晋武帝想启用李密,下诏书任命他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他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明自己的祖母年事已高,形影相吊,孤苦伶仃,无人奉养。李密请求在伺候祖母之后再出来做官。晋武帝被李密的孝心所感动,赐予他和祖母奴婢与食米,使他得以终养祖母。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孤单贫苦,无依无靠的状态,常用于描述那些在困境中独自挣扎的人
伶仃孤苦的由来与内涵
伶仃孤苦,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用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困苦无助的境况。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成语的起源
伶仃孤苦的成语故事,最早见于晋代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李密在文中自述自己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其中,“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李密少年时期孤苦无依的生活状态。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伶仃孤苦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不仅限于形容个人的生活境遇,还扩展到形容社会现象、国家命运等方面。在文学作品中,伶仃孤苦常常被用来描绘那些身处逆境、孤立无援的人物形象。
成语的内涵
伶仃孤苦这一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无常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我们才能更加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成语的启示
伶仃孤苦这一成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其次,它教导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学会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语的运用
伶仃孤苦这一成语,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文学创作中,它常常被用来描绘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用伶仃孤苦来形容那些孤独无助的人,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关爱。
成语的文化价值
伶仃孤苦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启示,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传承和弘扬这一成语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成语的传承与发展
伶仃孤苦这一成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赋予这一成语新的内涵,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伶仃孤苦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成语,让它成为激励我们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