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授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宪问》。在《论语》中,孔子回答学生子路关于“知”的问题时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路又问:“勇者不惧,何谓也?”孔子回答:“知耻近乎勇。”这里的“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敢了。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意思,将“知耻近乎勇”简化为“临危授命”,用来形容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生命的行为。
临危授命的由来与意义
“临危授命”这一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论语》。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危难时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成语的起源
“临危授命”最早见于《论语·宪问》篇,原文为:“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句话是孔子对弟子子路说的。这里的“见危授命”指的是在危难时刻勇于献出生命,而“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则是指长时间处于困境而不忘自己的誓言,这两者都是孔子认为可以成为“成人”的品质。
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危授命”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道德规范,用以赞扬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提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里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就是对“临危授命”这一成语的生动诠释。
成语的意义
“临危授命”这一成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首先,它体现了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在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承担责任,这是一种崇高的品质。其次,它强调了忠诚和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在面对困境时,不忘自己的誓言,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成语的启示
“临危授命”这一成语对现代人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秉持着“临危授命”的精神,勇敢面对,敢于担当,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语的应用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英雄人物都曾以“临危授命”的精神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蜀汉面临亡国之危时,毅然承担起挽救国家命运的重任;又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杨靖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守阵地,最终英勇牺牲。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都是“临危授命”这一成语的生动体现。
总之,“临危授命”这一成语,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担当,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