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篪乞食》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韩康传》。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的韩康,他隐居在霸陵山中,过着清贫的生活。韩康精通医术,常常采药卖给长安城的百姓。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坚持不讨价还价,只收自己定的价格。长安城的百姓都认识他,称他为“韩康”。
有一次,一个女子在市场上买药,她不认识韩康,想讨价还价。韩康坚决不降价,女子因此生气,辱骂了韩康。韩康感到非常羞愧,于是决定离开长安,不再卖药。他来到霸陵山中,想要隐居。
在山中,韩康遇到了一个采药的老者,两人一见如故,结伴而行。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市场,老者劝韩康卖药。韩康说:“我因为之前在市场上被辱骂,所以决定隐居,不再卖药。”老者说:“市场是集市,你只要改变一下外表,别人就不会认出你来了。”韩康听从了老者的建议,改变了外貌,再次来到市场上卖药。
韩康在市场上卖药时,有一个女子来买药,她不认识韩康,想讨价还价。韩康仍然坚持不降价,女子因此生气,辱骂了韩康。韩康再次感到羞愧,想要离开市场。这时,老者站出来对女子说:“他是韩康,你怎么能辱骂他呢?”女子听了老者的话,非常羞愧,想要逃跑。韩康拦住了她,说:“市场是集市,你只是想买药,我怎么能怪你呢?”说完,韩康就离开了市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要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同时,也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做出过激的行为。
吹篪乞食——古代行乞的典故
吹篪乞食,是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典故,源于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伍子胥因家仇国恨,逃亡至吴国,在困境中吹奏篪管以乞食的故事,成为了后世行乞者的象征。
伍子胥的逃亡之路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其父兄被楚平王所杀,被迫逃亡。在逃亡过程中,伍子胥历经千辛万苦,最终逃至吴国。初到吴国,他并无立足之地,生活困顿,不得不以吹奏篪管为生,沿街乞食。
篪管与乞食
篪,古代一种管乐器,形如笛子,有八孔。伍子胥在逃亡途中,随身携带篪管,以吹奏篪管为乐,同时也借此乞食。据《史记》记载:“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这段描述生动地描绘了伍子胥在吴市吹篪乞食的情景。
吹篪乞食的象征意义
吹篪乞食这一典故,不仅反映了伍子胥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后世行乞者常以吹篪乞食为象征,表达自己身处困境,但仍怀揣希望,渴望得到他人的帮助。
吹篪乞食在文学中的运用
吹篪乞食这一典故,在后世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许多诗人、作家以伍子胥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唐代诗人杜甫的《伍子胥行》,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闻笛》等,都描绘了伍子胥吹篪乞食的情景,表达了对伍子胥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
吹篪乞食的传承与影响
吹篪乞食这一典故,在民间流传甚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成为了行乞者的象征,还成为了人们面对困境时,激励自己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吹篪乞食这一典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勇往直前。
吹篪乞食这一典故,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行乞者的生活状态,更传递了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我们仍需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