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君三舍》的典故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故事讲述了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流亡途中,曾受到楚国国君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如果将来重耳回国执政,将如何报答楚成王的恩情。重耳回答,如果将来晋楚两国交战,他愿意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以示报答。
后来,晋文公即位,晋楚两国果然爆发了战争。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先退避三舍,然后发动攻击,最终大败楚军。这个典故体现了晋文公的诚信和感恩之心,也成为了历史上传颂一时的佳话。
这个典故也常被用来形容在战争或竞争中,一方主动退让,以示尊重对方或避免冲突。
成语“退避三舍”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典故,具体的故事背景如下:
在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杀死了太子申生,并企图除掉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得知此事后,立刻逃出了晋国,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流亡生涯。
重耳先后逃到了狄国、卫国、齐国和宋国,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遇。后来,他来到了楚国,受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款待。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便以国君之礼相待。
有一天,楚成王在宴会上开玩笑地问重耳:“如果你回到晋国当上国君,该如何报答我呢?”重耳思考片刻后回答:“如果我能托您的福回到晋国,我愿与贵国友好。即使有一天晋楚之间发生战争,我也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
这个承诺后来成为了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这里的“三舍”指的是古代行军距离的计量单位,一舍约为三十里,三舍即为九十里。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冲突面前主动退让,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也有关于“退避三舍”的记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这里的“辟君三舍”即指晋军主动退让九十里。
总之,“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寓意着在冲突面前,应学会退让,避免不必要的争斗。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宽容、忍让,以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