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日京兆》的典故,五日京兆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9 10:50:15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五日京兆》的典故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主要讲述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汉文帝的宠臣中行说(音:yuè)因为犯了罪被关进监狱。他的姐姐请求汉文帝宽恕他,但汉文帝没有同意。后来,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认为汉文帝做得不对,就要求汉文帝释放中行说。汉文帝无奈之下,只好答应释放中行说,但为了面子,他要求薄太后答应一个条件:中行说在释放后的五天内不能回到京城。薄太后同意了,于是中行说在五天后才回到京城。这个故事后来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做官,没有时间好好施展才华,或者形容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只待了很短的时间。

这个故事中,“五日京兆”一词成为了形容短暂官职的典故。后世常用来比喻官员任期短暂,无法施展抱负,或者形容人在某个职位上只待了很短的时间。

五日京兆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五日京兆”源于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个成语的故事,与西汉时期的京兆尹张敞有关,蕴含着官场风云和人情冷暖。

“五日京兆”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汉书·张敞传》。张敞,字子高,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担任过京兆尹,负责管理京城长安及新丰等12县的行政事务。

汉宣帝时期,长安城人口众多,治安状况堪忧。宣帝听闻张敞才能出众,赏罚分明,于是任命他为京兆尹。张敞上任后,励精图治,使长安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好景不长。张敞因与被杀的中郎将杨恽关系密切,遭到弹劾。杨恽因犯大逆罪被宣帝处死,张敞也因此受到牵连。此时,张敞的属吏絮舜认为张敞即将被免职,于是消极怠工,不愿再为他办理案件。

絮舜对劝说他的人说:“我为这位大人已卖了不少力气了,现在他是五日京兆,没几天干头了,还能管什么案件啊?”这句话后来被传为“五日京兆”,用来比喻任职时间短暂或即将去职。

张敞得知絮舜的言论后,十分愤怒。他派人将絮舜拘押起来,昼夜审问。最终,张敞以絮舜涉嫌贪污罪为由,将其判处死刑。这个故事反映了张敞刚正不阿的性格,也揭示了官场上的残酷现实。

“五日京兆”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运用在文学、戏剧、影视作品中,成为形容官场人物任职时间短暂、前途未卜的典型用语。同时,它也警示人们,在官场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忘记自己的职责。

如今,“五日京兆”这个成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汉语成语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传承了古代官场的故事,也反映了人们对官场现实的深刻思考。

总之,“五日京兆”这个成语,源于张敞与絮舜的故事,寓意着官场风云和人情冷暖。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抉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