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斗量》的典故出自《三国志·吴志·张温传》,用来形容东西很多,不足为奇。具体的故事背景如下: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官员。他在吴国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如侍中、左都御史等。张温为人正直,有很高的声誉。
有一天,张温与吴国君主孙权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孙权对张温说:“你作为国家的重臣,应该了解天下大事。现在,天下形势复杂,我们吴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张温回答道:“陛下,我虽然对天下形势有所了解,但我的见识有限,无法为陛下提供更好的建议。我听说,天下有才能的人车载斗量,而我只是其中之一。陛下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孙权听后,非常赞同张温的说法。他认为张温非常谦虚,而且非常有见识。从此以后,孙权更加重视张温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重要的官员。
“车载斗量”这个典故,就是用来形容东西很多,不足为奇。在张温的故事中,他用“车载斗量”来形容天下有才能的人很多,而自己只是其中之一。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各种事物数量众多,不足为奇。
车载斗量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车载斗量”源于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用以形容数量极多,不足为奇。这个成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物性格。
成语出处
成语“车载斗量”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中的记载。裴松之注引《吴书》中提到:“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这里的“臣”指的是孙权的部下,裴松之通过这样的比喻,形容了孙权部下的数量之多,以至于无法计数。
典故背景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各据一方。在吴蜀联合对抗曹魏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吴蜀之间产生了矛盾。东吴杀了蜀国大将关羽,夺取了荆州,这一举动激怒了刘备,他率领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誓要为关羽报仇。
故事发展
面对刘备的大军,吴国感到压力巨大,担心无法抵挡。于是,吴国决定寻求魏国的帮助。他们派遣了一位名叫赵咨的大臣前往魏国,希望说服魏文帝曹丕出兵支援。
曹丕试探
曹丕在位时,有人向曹丕透露了赵咨的身份和来意。曹丕为了试探赵咨的才能和胆识,故意摆出一副威严的阵势,命令卫士抽出佩刀,端在胸前,然后召赵咨进殿。
赵咨应对
赵咨是一位有胆识的大臣,面对曹丕的阵势,他并没有惧怕,反而从容应对。他行过礼后,对曹丕说:“我家大王派我前来和魏王商讨一件大事。”曹丕打断他的话,询问他的名字,赵咨回答:“我叫赵咨。”曹丕接着说:“你必定是孙权帐下的重臣了,否则他怎么会让你出使我的国家呢?”赵咨回答:“我并不是什么重臣,只是为我们大王做点小事罢了。”
曹丕的疑问
曹丕原本想要贬低孙权,于是问赵咨:“我听说孙权是碧眼虬髯,从来不会读书,是这样吗?”赵咨回答:“魏王,为何这样说呀?我们的大王日理万机,从早到晚都在处理国家大事,哪里有时间去读书呢?”
成语的流传
赵咨的应对让曹丕对他刮目相看,而“车载斗量”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下来。它不仅形容了当时孙权部下的数量之多,也反映了赵咨的智慧和胆识。
成语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车载斗量”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数量极多,不足为奇的事物。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众多的事物,要学会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要因为数量多而忽视其价值。
成语“车载斗量”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性格。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众多事物时,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要被数量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