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归山》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后患。
典故的背景是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与项羽(西楚霸王)之间的战争。有一次,刘邦被项羽的军队围困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形势非常危急。刘邦的部下纪信为了保护刘邦,主动提出代替刘邦出城投降,以换取刘邦的安全撤离。
纪信出城后,项羽误以为他就是刘邦,于是将他俘虏。刘邦则趁机带领部队从荥阳东门悄悄撤离。纪信为了拖延时间,故意拖延项羽的军队,最终被项羽所杀。
事后,刘邦得知纪信为了保护他而牺牲,非常感动。他感叹道:“纪信,真乃放虎归山也!”意思是纪信虽然保护了他,但也让他逃过了项羽的追杀,留下了后患。
从此,“放虎归山”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用来形容放走敌人或坏人,留下后患的行为。
放虎归山的由来与含义
放虎归山,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教训。这个成语最早见于西晋·司马彪的《零陵先贤传》,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典故的起源
放虎归山的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益州的刘璋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决定请刘备入蜀相助。刘璋的手下谋士刘巴却对这一决定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认为刘备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雄,一旦让他进入益州,必然会对刘璋构成威胁,就像把老虎放回山林一样,留下无穷后患。
刘璋不听忠言
尽管刘巴多次劝谏,但刘璋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派法正去迎接刘备。刘备入蜀后,势力逐渐壮大,最终导致了刘璋的覆灭。这个故事中的“放虎归山”,就是指刘璋没有听取忠言,反而让刘备这样的英雄人物回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成语的演变与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放虎归山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演变。它不仅仅局限于刘璋与刘备的故事,而是泛指把敌人或坏人放回其老巢,从而留下隐患。在句子中,放虎归山可以充当谓语、定语、补语等多种成分,用以形容某种错误或失策的行为。
成语的启示
放虎归山这个成语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忠言。同时,它也警示我们,对于潜在的威胁和隐患,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患于未然。
成语的另一个典故
除了三国时期的刘璋与刘备的故事外,放虎归山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军师先轸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将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晋襄公的后母文羸是秦国人,她劝说晋襄公放走这三位将领。晋襄公最终听从了她的建议,将这三位将领放回秦国。先轸得知此事后,愤怒地指责晋襄公这是放虎归山,但为时已晚。
成语的警示意义
这个典故再次强调了放虎归山的警示意义。它告诉我们,有时候,错误的决定和失策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我们在做决策时,必须谨慎行事,避免重蹈覆辙。
放虎归山的现实意义
放虎归山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政治斗争等方面,要警惕那些可能带来隐患的因素,避免因为一时的私欲或短视而造成长远的损失。
放虎归山这个成语,虽然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但其蕴含的哲理和教训,对于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善于听取忠言,防患于未然,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