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不可雕》的典故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评价他的学生宰予的一段话。原文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说,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用脏土筑成的墙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孔子用“朽木不可雕”来形容宰予这个人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表示他已经没有改变和进步的可能。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人不可救药,无法教育和改造。
成语典故——《朽木不可雕》的由来与内涵
成语“朽木不可雕”源于春秋时期,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用以形容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这个成语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其背后的故事也颇具教育意义。
典故背景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孔子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弟子宰予,虽然口才了得,但性格懒散,经常逃学。一次,孔子发现宰予大白天在家中睡觉,十分生气,于是说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名言。
成语释义
成语“朽木不可雕”的字面意思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懒惰、不求上进,或者已经到了无法挽救地步的人或事物。
成语故事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口才了得,但性格懒散,经常逃学。孔子原本以为宰予是个有潜力的学生,但后来发现他经常不来上课,派人去找,发现他躲在房间睡大觉。孔子知道后,十分失望,于是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无法粉刷,用来形容宰予这样的人不值得教诲。
成语影响
成语“朽木不可雕”自提出以来,便深入人心,成为形容人不可造就或事物败坏的经典用语。它警示人们,对待学习和工作要勤奋努力,不可懈怠。同时,也提醒教育者,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不可轻易放弃。
成语在现代的应用
在现代,成语“朽木不可雕”依然被广泛使用。人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懒惰、不求上进的人,或者形容那些已经到了无法挽救地步的事物。此外,它还常被用来告诫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以免成为“朽木不可雕”的人。
成语“朽木不可雕”虽然源于古代,但其内涵和警示意义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勤奋努力,不可懈怠。同时,也告诫教育者要有耐心,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不可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