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为宝》是一则关于清廉的典故,主要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宋国国相子罕(或称乐喜)拒收宝玉的故事。以下是这个典故的详细内容: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一天,一个打渔的人从水里打捞出一块宝玉,他认为这块宝玉非常珍贵,于是打算把它献给宋国的国相子罕。渔夫带着宝玉来到子罕的府邸,将宝玉献给了子罕。
子罕看到宝玉后,非常高兴,但当他得知渔夫的来意后,他婉言谢绝了。子罕对渔夫说:“我以不贪为宝,而您以玉为宝。如果我把您的玉拿走,那么您就会失去您的宝物,而我也会失去我的宝物。所以,我们还是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吧。”
渔夫听后,非常感动,他对子罕的清廉和正直表示钦佩。从此以后,子罕的清廉和正直在宋国广为传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清廉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只有保持清廉,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子罕拒玉的故事
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名叫子罕的官员,他以其清廉自守、不贪为宝的品格而闻名于世。这个故事,便是关于子罕如何拒绝一块宝玉的典故。
玉的诱惑
有一天,宋国有人得到了一块宝玉,这块玉质地纯净,色泽光亮,被认为是无价之宝。这个人想,既然这块玉如此珍贵,不如献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一来可以表达自己的敬意,二来或许能得到子罕的赏识。
子罕的拒绝
这个人带着宝玉来到子罕的府上,献上了宝玉。子罕看到这块宝玉,心中虽然也感到它的珍贵,但他却坚决地拒绝了。他对献玉者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人都失去了宝。”
典故的启示
子罕的这番话,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高尚品格,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故。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宝物不是外在的物质财富,而是内心的廉洁和操守。一个人如果贪恋财物,最终会失去更多。
历史中的清官廉吏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子罕这样的清官廉吏并不少见。东汉的羊续,任南阳太守时,将他人所送之鱼悬于府宅大梁,用以谢绝馈赠;唐朝的姚崇,推崇廉洁勤政的气节,堵住贪腐拉拢的门道;清代的郑板桥,施政有方,两袖清风,辞官离任时,百姓倾城相送。
时代变迁中的廉洁精神
时代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但清廉永远是为官从政的必备品格。在当今社会,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清正廉洁是党对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正如子罕所说,不贪为宝,只有坚守廉洁,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子罕拒玉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春秋时期,但其蕴含的哲理却跨越了时空,成为了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习子罕的廉洁精神,坚守不贪为宝的信念,为构建一个更加廉洁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