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服服”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第29回。故事背景是大观园内很久没有唱戏了,元春从宫里传命在清虚观打醮。王熙凤约宝钗、宝玉、黛玉等人去清虚观看戏。宝钗因为天气太热不想去,而王熙凤则表示家里唱戏时自己忙上忙下,没有舒舒服服地看过一回戏。贾母听后,表示愿意陪王熙凤前去。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常用于形容人的感觉。近义词有“舒舒坦坦”,反义词是“辛辛苦苦”。成语“舒舒服服”可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感觉
舒舒服服的由来与典故
“舒舒服服”这个成语,源自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成语的出处
成语“舒舒服服”最早见于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29回。在这一回中,王熙凤因为家里唱戏,自己却忙上忙下,无法舒舒服服地观看,于是对贾母说:“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这句话成为了“舒舒服服”成语的出处。
二、成语的典故
关于“舒舒服服”的典故,还有一个与庄子有关的传说。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有一天,庄子在乡间田野耕作,农闲时与乡野村夫畅聊,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一天,庄子看到一队官兵浩浩荡荡地走过来,一个官员模样的人骑着一匹白马,两个士兵牵着马的缰绳。官员来到庄子面前,询问庄子是否是庄周。庄子回答是后,官员告诉庄子,楚威王派他来请庄子出山,封庄子为楚国宰相,并送来千金供庄子享用。庄子笑着拒绝了,他认为名利都是虚幻的,真正的快乐在于顺应自然,逍遥自在。
三、成语的寓意
成语“舒舒服服”寓意着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但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舒舒服服地生活。
四、成语的用法
成语“舒舒服服”在句子中可以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描述人的感觉。例如:“夏天的风,暖暖的。吹到身上,舒舒服服的。”(近义词:舒舒坦坦;英文:comfortable)
五、成语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舒舒服服”这个成语逐渐演变出更多的用法和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它不仅表示身心舒适,还可以用来形容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惬意。例如:“发现车上只有我一个人舒舒服服地躺着,当然与天堂的舒适程度没法相比。”(其他成语:冷冷清清、趔趔趄趄)
六、成语的启示
成语“舒舒服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我们要学会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其次,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学会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成语“舒舒服服”源于《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故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成为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舒舒服服,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