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23年,杨靖宇考入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组织和领导确山农民暴动,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从事地下工作,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期间三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委,创建了以磐石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打击日本侵略者,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实行短途突袭等战术,与日伪军周旋,破坏交通,袭击敌人。杨靖宇率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战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与日伪军交战20分钟后,因被叛徒出卖而壮烈牺牲,时年35岁。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日酋岸谷隆一郎感慨:“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流芳!”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毛泽东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以彰杨靖宇之伟大精神。
杨靖宇将军的英名永垂史册,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民族英雄杨靖宇:白山黑水间的抗日传奇
杨靖宇,一个响彻白山黑水间的名字,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一位让日军闻风丧胆的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他带领抗联战士们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日史诗。
少年立志,抗日救国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897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慧过人,深受革命思想熏陶,立志为国家民族奋斗。1919年,他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投身革命,抗日救亡
1927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三省,杨靖宇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先后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等职,带领抗联战士们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
艰苦卓绝,浴血奋战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杨靖宇带领抗联战士们面对日军的残酷封锁和围剿,忍受着冰天雪地的折磨,在林海雪原里顽强地战斗着。1940年初,由于叛徒告密,敌人发现了杨靖宇,派人追捕他。杨靖宇带领战士们连日奔走,身上多处受伤,饿了吃草根树皮,渴了抓把雪团。身边的战士都牺牲了,他一个人在密林中和敌人周旋,双手握枪,连毙敌人。
英勇牺牲,永垂不朽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蒙江大地上英勇牺牲,年仅35岁。敌人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他的胃里全都是还未消化的树皮、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令敌人震惊,也让后人敬佩。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民族英雄的伟大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传承精神,激励后人
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杨靖宇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英勇斗争的一生,是民族英雄的一生。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