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是一句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用来形容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它的典故源于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发生饥荒,很多百姓饿得无法生存。有一个叫黔敖的人,在路边摆了一些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黔敖高声喊道:“嗟,来食!”(意思是:“喂,来吃吧!”)
这时,一个饥饿的人走了过来,但他没有立刻去吃黔敖施舍的食物。黔敖看到这个人对他的施舍不感兴趣,就有些生气,说:“你这个人,难道还要挑三拣四吗?有吃就不错了,还想要什么好的?”那个饥饿的人回答道:“我虽然饥饿,但我不会吃带有侮辱性的食物。与其吃这种侮辱性的食物,我宁愿饿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也应该保持尊严,不应该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因此,“嗟来之食”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那些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提醒人们在帮助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伤害到对方的尊严。
嗟来之食——春秋时期一则关于尊严与气节的典故
嗟来之食,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更深刻地揭示了尊严与气节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典故出处
《礼记·檀弓下》中记载了这一典故。故事发生在齐国,当时正值严重的饥荒,民不聊生。黔敖,一个富有的人,出于善心,在大路旁摆出了食物,准备施舍给路过的饥民。
故事梗概
有一天,一个饿汉拖着疲惫的身躯,用袖子遮着脸,拖着破鞋子,艰难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大声吆喝道:“嗟!来食!”他以为这个饿汉会对他感恩戴德,但出乎意料的是,饿汉抬起头来,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黔敖一眼,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种地步的。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黔敖的反思与道歉
黔敖碰了一鼻子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带有侮辱性。他追上前去,向饿汉赔礼道歉,还请他把东西吃掉。那个有骨气的饿汉怎么也不肯吃他的东西,最终宁愿饥饿至死。
曾子的评价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礼记》中,后来也被《孟子》等经典引用。曾子在听了这件事之后表示:“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这表明,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接受施舍是可以的。
典故的象征意义
“嗟来之食”这个典故,后来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尊严与气节。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自己的尊严,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现代社会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嗟来之食”这个典故中汲取智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学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妥协。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尊严。
“嗟来之食”这个典故,虽然发生在遥远的春秋时期,但它所蕴含的尊严与气节的精神,却跨越了时空,成为了一种永恒的价值。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我们时刻铭记这个典故,坚守自己的原则,尊重他人,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