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在旦夕”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死亡或失败就在眼前,形容形势非常危急,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晋国的大臣荀息为了国家利益,向晋献公献策,建议晋献公向楚国献上宝玉和美女,以换取楚国的支持。晋献公同意了荀息的建议,并派他出使楚国。
在出使楚国的途中,荀息经过一个叫做虞国的小国。虞国的国君虞公听说荀息带来了宝玉和美女,便想要据为己有。荀息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向虞公献上了宝玉和美女。虞公非常高兴,便答应了荀息的请求,同意帮助晋国攻打楚国。
虞公的弟弟虞叔却对荀息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背叛了虞国,便在荀息回国后向晋献公告发了他。晋献公听后大怒,决定出兵攻打虞国。荀息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回虞国,向虞公解释了事情的真相。虞公听后非常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晋军已经兵临城下。
在晋军的攻击下,虞国很快就被攻破了。虞公和虞叔都被俘虏,虞国也灭亡了。荀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最终却落得个“亡在旦夕”的下场。
“亡在旦夕”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的,用来形容形势非常危急,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成语典故——《亡在旦夕》的由来与演变
《亡在旦夕》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用以形容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人的灭亡即将到来,形势危急。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个成语的由来与演变。
一、成语的起源
成语“亡在旦夕”最早见于《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这里的“亡在旦夕”指的是高丽国即将灭亡的危急形势。成语中的“旦”指的是早晨,“夕”指的是晚上,整个成语的意思是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二、成语的演变
1. 指国家或组织的灭亡
在成语的早期使用中,主要是指国家或组织的灭亡。如《元史》中的例子,形容高丽国即将被元朝所灭的危急形势。
2. 指个人的命运
随着成语的流传,人们开始用它来形容个人的命运。如《三国演义》中,袁术欲报私仇,遣纪灵领兵到县,形势危急,非将军莫能救,这里便用了“亡在旦夕”来形容纪灵的处境。
3. 指事物的衰败
成语“亡在旦夕”还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衰败。如《飞龙全传》中,形容河东路即将灭亡的危急形势。
三、成语的用法
1.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个企业很快就会亡在旦夕。
2.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地球的生存环境亡在旦夕。
3.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后果将亡在旦夕。
四、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亡在旦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危机时,要时刻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以免陷入绝境。同时,它也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以免失去。
成语“亡在旦夕”作为我国古代汉语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与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