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的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下》。故事讲述了齐国闹饥荒,黔敖在路边摆上食物,施舍给饥饿的人。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无力地走来。黔敖端着食物,说:“喂!来吃吧!”那个饥饿的人抬起头,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呼喝的食物,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道歉,但那个饥饿的人仍然不吃,最终饿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施舍应当尊重受施者的尊严,否则施舍就失去了意义。
嗟来之食——春秋时期一则关于尊严与气节的典故
嗟来之食,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更深刻地揭示了尊严与气节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典故出处
《礼记·檀弓下》中记载了这一典故。故事发生在齐国,当时正值严重的饥荒,民不聊生。黔敖,一个富有的人,出于善心,在大路旁摆出了食物,准备施舍给路过的饥民。
故事梗概
有一天,一个饿汉拖着疲惫的身躯,用袖子遮着脸,拖着破鞋子,艰难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大声吆喝道:“嗟!来食!”他以为这个饿汉会对他感恩戴德,但出乎意料的是,饿汉抬起头来,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黔敖一眼,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种地步的。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黔敖的反思与道歉
黔敖碰了一鼻子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带有侮辱性。他追上前去,向饿汉赔礼道歉,还请他把东西吃掉。那个有骨气的饿汉怎么也不肯吃他的东西,最终宁愿饥饿至死。
曾子的评价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礼记》中,后来也被《孟子》等经典引用。曾子在听了这件事之后表示:“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这表明,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接受施舍是可以的。
典故的象征意义
“嗟来之食”这个典故,后来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典范,它象征着人的尊严和气节。在困境中,人们可以选择接受帮助,也可以选择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争议与反思
关于“嗟来之食”的典故,历来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是一种有气节的行为,体现了人的尊严;也有人认为,在生存面前,尊严可以暂时放下,接受施舍是生存的需要。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对于尊严与生存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
“嗟来之食”这个典故,虽然发生在春秋时期,但其蕴含的道理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尊严与生存,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