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处不易》的典故,成语“来处不易”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8 09:17:09 浏览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来处不易》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得来很不容易。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二年》。

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在外,历经磨难,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在流亡期间,重耳曾在楚国受到了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对重耳说:“你将来回国即位后,如果有机会报答我,希望你能用晋国的土地来报答我。”

重耳回答说:“我如果能够回国即位,愿意用晋国的土地来报答您。但如果晋楚两国交战,我会退避三舍(三舍:古代军队行军一舍为三十里),以示对您的尊敬。如果退避三舍之后,您仍然要进攻晋国,那么我将只能全力以赴,与您决一死战。”

后来,晋文公即位后,晋楚两国果然爆发了战争。晋文公在战争中实践了当初的诺言,退避三舍,以示对楚成王的尊敬。最终,晋军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晋文公实现了当初的诺言。

这个故事中的“退避三舍”后来被用来形容在战争或竞争中,一方主动退让,以示对对方的尊敬。而“来处不易”则用来形容得来很不容易,需要珍惜。

成语“来处不易”的由来与典故

成语“来处不易”源于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这个成语用以形容事物取得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努力,寓意着珍惜与感恩。

朱柏庐的生平与成就

朱柏庐,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其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语典故的背景

朱柏庐的父亲在抵御清军时英勇牺牲,朱柏庐在战乱中扶着母亲、带着弟妹辗转流离,经历了极大的困苦。这段经历让他深知生活的艰辛,也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宁生活。

成语的内涵与影响

成语“来处不易”表达了朱柏庐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他认为,无论是成功还是财富,都离不开辛勤的付出。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成语的运用与传承

成语“来处不易”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尤其在劝诫人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醒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成语的演变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语“来处不易”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如今,它不仅适用于物质财富的取得,还适用于精神层面的积累,如知识、技能等。

成语的启示与教育意义

成语“来处不易”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它启示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成语“来处不易”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与财富的道路上,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