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貌不扬》的典故,其貌不扬——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哲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17 19:47:35 浏览1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其貌不扬》的典故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在这个故事中,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曾经因为饥饿而向一个叫做介子推的人求食。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重耳非常感激。后来,重耳回国即位,大封功臣,但介子推却拒绝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深山。重耳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后来,重耳在介子推的遗物中发现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其貌不扬,其心则刚”,意思是介子推虽然外貌平凡,但内心却非常坚强。从此,“其貌不扬”就用来形容那些外貌平凡但内心坚强的人。

其貌不扬——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哲理

成语“其貌不扬”源于唐代诗人裴度的《自题写真赞》,用以形容人的外貌不漂亮。这个看似简单的成语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故事与深刻的哲理。

成语出处

成语“其貌不扬”最早见于唐代裴度的《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裴度在此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有限,外貌也不出众,但却能担任重要职务的感慨。

典故故事

关于“其貌不扬”的典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公元866年,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第二年他又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很欣赏他的文章,还没发榜就叫他到府上。见到皮日休其貌不扬,眼睛不对称,郑愚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表示自己虽然其貌不扬,但才华横溢,不应被外貌所局限。

成语内涵

成语“其貌不扬”不仅指人的外貌,还寓意着一个人的才华和品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外表平凡,但内心丰富、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或许不引人注目,但正是这种低调和谦逊,使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

哲理启示

1. 外貌并非决定一切:成语“其貌不扬”提醒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才华和品德。我们应该学会欣赏那些外表平凡,但内心丰富的人。

2. 谦逊使人进步:那些其貌不扬的人,往往更加谦逊,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外貌而骄傲自满。这种谦逊的心态,使他们能够不断进步,最终取得成功。

3. 真正的美丽:成语“其貌不扬”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表,更是内心的善良、才华和品德。我们应该追求这种内在的美丽,而不是仅仅关注外在的容貌。

成语“其貌不扬”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故事与哲理。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外表所局限,要关注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保持谦逊,不断追求进步,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