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出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临终前上呈给蜀汉后主刘禅的奏章。这句话原文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一生忠诚于蜀汉,为了蜀汉的江山社稷,他屡次北伐,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的忠诚和智慧赢得了后人的尊敬。这句话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事业、国家或人民而尽心尽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要为了自己的事业、家庭或国家而努力奋斗,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不懈,直到最后一刻。
成语“鞠躬尽瘁”源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出师表》,用以形容人勤勤恳恳,竭尽全力,为国家民族大义而奋斗终身,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成语出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精神,成为后人传颂千古的名言。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崛起,统一北方。刘备占据四川,孙权称霸江东,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昏庸无能,国家大权落入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一心辅佐刘禅,联吴抗魏,南征北战,为蜀汉的繁荣稳定付出了巨大努力。
在第二次北伐前夕,诸葛亮给刘禅写下了《后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更是成为千古传颂的名言。
成语意义
“鞠躬尽瘁”这个成语,意味着一个人在为国家民族大义而奋斗的过程中,不辞辛劳,竭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种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当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内涵。
成语应用
1. 他为我国科技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2. 她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
3. 他在抗击疫情一线鞠躬尽瘁,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成语“鞠躬尽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