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天地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人为什么要效法天地自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什么意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2 14:59:09 浏览14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人为什么要效法天地自然

有一次我在一个咖啡馆,看到一位道士,坐在那喝咖啡。我觉得很奇异,就过去和他聊天,这位道士年纪四五十左右,样子显得悠闲淡定很轻松。我问他:道长,你还挺时尚的。

他笑笑:喝喝咖啡,没啥。我出家前挺喜欢喝咖啡的。现在我偶尔经过一些咖啡馆,也会进来坐坐。

我问:道长,你给我的感觉很轻松,很自在。这是你修道的结果吗?

他说:我只是比较自然而已。

我问他:为什么《道德经》里面的人生智慧倡导别人要效法天地自然呢?

他说。其实用效法天地自然,效法这个说法已经错了。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天地自然的,只是因为我们逐渐改变了这种自然的生存状态。

所以反过来提出要我们效法天地自然。

就好比你人家对你说。你要想办法长得更像你的父母亲一样。

你本来就是父母亲所生。长得已经很像他们了,身上的血脉也是他们的流传,基因也很多是相似的。可是你越活越不像他们。

忽然有一天你发现。你偏离了你家族基因的轨道。所以反过去你要去效仿你的父母。

天地自然就像是人的父母亲。我们就是来自于天地自然的。我们也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可是我们越长大越和这个父母亲偏离的太远。

我问:怎么叫做偏离的太远了?


他说:有两种偏离,第1种偏离是,存在方式的偏离。

打个比方,天地自然是以四季四时为序运转的。好像陶渊明的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万物都是这样的次序在运作,一个人的五脏六腑的运转也同样是遵循这种次序。

所以早上起来人就有阳气生发。生命力勃发之后一天精精神神,到了晚上就需要含藏休息。

这就是阴阳的秩序,可是我们天天熬夜、日夜颠倒、三餐紊乱。

冬天该温补的时候不温补,夏天该清凉的时候出去吃火锅。

这就是不合时序。就是颠倒,反其道而行之。

你看大自然里面所有的生物只有人是颠倒的,其他都是按照自己本来的轨迹老老实实的生存着。

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一面,不会说没事自己扭个面去,候鸟南飞,不会飞半途掉头飞回去,水总是从西往东流,不会突然间掉转头往西走。

可是人却是很杂乱的。张三是张三的活法,李四是李四的活法。有的人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有的人一天吃三餐不够,晚上还吃一餐夜宵。五花八门,各自都宠着自己的性子来。

一定程度上讲极少有人能够符合大自然的时序去生活着。

我们去看中医的时候,老中医经常会感叹你这样搞会把自己搞死,因为他一问你原来三餐总是不定时,晚上半夜三更还没睡觉。私生活还有点混乱。饮食也没有按照规则来,一通乱吃。

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大程度的做到效法自然的活着,他的身体一定会健康,这是一定的。

这个不是养生专家可以研究的出来的。因为这个不需要研究,这是人的本能,我们本来就是这个天地自然所生的灵物。

有些农民站在门口还没说话出门,就明白今天和这个月的天气大概情况了,这都是契合自然后恢复了灵敏的直觉。

你看看山区里面的老人家,每天这里忙一下,那里忙一下,早上5点多就起来了。整个身心都融入那个清晨的时光和气息。

劳碌一天之后。天刚刚入黑不久,他就休息了,吃东西也简单,他整个的作息就非常的符合天地自然的规则。

所以他的身体非常健康,常常长寿的老人都是在这些山里面,村里面。

住在城市里的老人家活不过那些山里面的老人家,很大的原因就是生活作息还是无法做到完全的契合天地自然。


我说:那如果要做到契合天地自然,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呢?

他说:这不是一个学习的事情,这个系统是本来存在的。一个人只要尊重自己的直觉。臣服于自己的身体信号。就能够做得到了。

打个比方,你困了是不是要睡觉?累了是不是要休息?这些是不需要学习的,从生出来你就懂,可是当你精神很足的时候,你觉得不困,所以你不睡觉。

当你执着于要做好某件事的时候,你觉得不累,所以你一直熬着。

这样你的身体就搞坏了腰椎颈椎都变坏了。其实一个现代人能够做到按时休息,按时睡觉,按时吃饭,已经很不错了。不需要学习什么专业的知识。

你打开所有的养生频道,看养生专家讲东西,他们讲来讲去,最大的一个重点就是你要按时有度。

你不能打破这个平衡,因为这个平衡很重要。天地自然是有一个度的。万物都有一个平衡度,不能打破,打破了就出问题。


第2个偏离了就是心的偏离。

心的偏离让人远离自然。活的扭曲颠倒乖张,可是却自以为是。

在道家的理念里面认为天地自然是清静无为的。什么是清静?天地自然是清净的,没有主观成见的,本来就是那样,就是清净,不需要定义什么,就是清净。

做人来说,不被环境搅动心绪,这个人就是有清静心。就是不刻意,不多余。做人做事不多此一举,心里面不刻意去干什么,

我们有时候误会非要去山里面修炼个几十年,才有一颗清静心,其实并非如此,很多在世间的人也能做到这样。

在市井当中的平常老百姓里面,也有一些人能够做到拥有一颗清净心。

他们活的真实,朴实,平淡,平凡。该干嘛就干嘛,很少刻意去做什么,也很少多此一举去想什么做什么。

我又问:那什么是无为呢?

他说:不主观作意,就是无为。不拥兵自重就是无为。无为就是臣服,就是接纳。

我问:那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

他说: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都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什么都不做,还是主观的作意是刻意的,什么都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是随顺自然。

老子说上善若水,为什么老是提这个水呢?水就是这样,什么都可以做也都可以不做,它可以到了海里,可以到了江里,可以到了小池子里,

可以到你杯子里,可以到了下水道里,可以被人家拿去做咖啡,被人家拿来泡茶,拿来洗脚,拿来刷牙拿来喂牛。这就是什么都可以做,也都可以不做。

无为就是有一切的可能性,是真正的正能量。因为它打破了规则和限制。

真正说我们的心要效法天地自然就是要效法这种无为,或者说要回到这种无为的状态,因为这种状态是我们人本来就有的。

可是我们从生出来在爸爸妈妈身边开始,就被教导要有为。你要这样你要那样,你的脑子里面满是观念,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价值观。

所以你开始主观作意。可是当一个人主观作意的时候,是拿着一个固定的价值观去对应不固定变化的事情。

所以人一辈子都在碰壁,都在纠结烦恼。就是因为你用一个不变的东西去对应千变万化的东西。

你说是我的就不能丢,可是偏偏他就丢了;你说我的梦想一定要达成,可是偏偏一辈子都达不成;

你说别人可不能侵犯我,可是偏偏很多人都来欺负你;你说我一定要健康平安。幸福顺利。可是偏偏疾病灾祸、情感的波动、计划的变故全部都来找你。

所以除非你那个不变的价值观也能随变化而变化。否则你就会沦入痛苦中,不可自拔。

我们讲无法解脱,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终极原因,你用不变的东西在应对变化无常的东西。

所以道德经讲要清静无为。被很多人误解为做人就要像打了霜的茄子一样蔫不拉叽。什么都不搞,什么都放弃,妥协消极。

这都是误会,绝对是大误会。

我们看看什么是天地自然?天地自然绝对不是打了霜的茄子。天地自然是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积极运转的体系,所以叫天行健。跟着就是君子以自强不息。

早上太阳升出来,晚上落下去,白天阳光充沛,万物生长,晚上大家都安息储蓄力量。风雨雷电,江河湖海,山川日月、花开花落、万物奔腾。城市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日新月异。

这不就是我们的天地自然。天地自然就是没有好坏是非正反黑白等等定义的一个系统。

如果人能够把分别心放下,合乎这个系统就可以做到效法自然。或者说天人合一。这东西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啊,他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事,所以叫大道至简,他没有任何神乎其神的东西。

它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

人的观念会支配人的行为和人的存在状态,所以当你拥有一种和天地自然同频同振的观念之后,你的世界当然随之就改变了,这也就是佛常常讲的。心能转境,则同如来。

我听完心服口服,要帮道长付款请他喝咖啡。他笑着拒绝了,走出咖啡馆,潇洒消失在人群里。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什么意思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意思是:想到茫茫天地,悠悠无限,却只有满怀悲伤,涕流倾泻而下。

此诗出自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文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孤单无助,寂寞难耐的心情。作者感叹,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现在已没有了招才的圣君、求才的明君,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唯有悲泪而涕下。

这首诗,展观了一幅宇宙空旷无限、境界深远的艺术画面。前两句写时间绵长、跨度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第三句写空间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寂寞孤单悲苦的心情。

谁知道黄帝所学的天地之数,来探讨一下

什么是 “天地之数”呢?古书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把天和地也归结到数上,数也有阴阳,数的奇偶变化也表现阴阳交替。

正所谓:“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即所谓“河图”也。”

《白话易经》中也说:“占筮所用的数字,是以天地之数为依据”,“数字有奇数和偶数,奇数属于阳,偶数属于阴,天阳地阴”用数字能测出万事万物的变化

于是人们说:“什么是宇宙?宇宙是时间和时空的统一。宇宙是场,宇宙是数,宇宙的大小决定于场,宇宙的生灭取决于数。增数则长则兴,足数则大则生。减数则短则衰,尽数则小则灭。微观世界是这样,宏观世界也是这样,原子,分子是这样,人,生物是这样,地球、太阳、银河系也是这样” 。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地生成,莫不有数。天地之数就是人类用来表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一种符号,它包含了宇宙间,阴阳互存,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也包含了宇宙,天体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大道之理。

天地之数,貌似一个简单的符号,简单到世界上每一个人,连儿童都能背诵。比如乘法口诀表,再比如一二三四到一百,可是,万事万物的变化都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个量变就是数的变化,它很不容易被常人所认识,它的原理包含了宇宙、天体、生命、万事万物的易变法则,并有极强的逻辑性、规律性。

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科学的发展,以数理为先导,计算机技术已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更是推动科学技术的飞跃,天地之数的数理,逻辑规律一旦被掌握,对认识宇宙、自然,促进社会进步繁荣将起到巨大的效应。我们学理科的就是认识大自然,而这离不开数的计算。

佛教始祖悉达多说:“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