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春分不到雪不断,清明还寒要穿棉”,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 “春分一日雨,阴雨五月中”,农谚预测年景,有什么说法
- “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俗语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 你们当地有什么关于‘’春分‘’的农谚
-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春分不到雪不断,清明还寒要穿棉”,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今年会有“倒春寒”吗?老祖宗留下来的4句“春分”农谚,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这是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写的一首关于春分节气的诗句。告别了惊蛰的乍暖还寒,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日当中一个春光明媚的节气—“春分”!
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特别是我国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均气温几乎与沿江的江南同时上升10℃左右,莺飞草长,山花烂漫,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到了春分,春天就过了一半了,江南地区的降水也逐渐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而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降雨依然很少,要注意防春旱。另外,南方的暖空气遇到了从北而来的冷空气,会产生极端的对流天气,也要注意防范倒春寒。
农历书中称:“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两极除外),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这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几乎昼夜相等。这天不仅把昼夜平分了,也把春季的90天平分了,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今年春分的交节时间是公历3月20日,很快就要到了,这几天天气变化比较快,别来看部分地区温度还将近30℃,马上就要被逆转了,温度直降到个位数。有些地方出现大雨到暴雨天气,有些地方降温幅度达到20℃左右,并且,还有下雪的天气。农民朋友要注意倒春寒的发生,要做好低温过后的补救措施。另外,强对流天气来袭,我们要注意增添衣物,别感冒了!
那么立春这天下雨或下雪有啥说法呢?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流传下来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一、 春分不到雪不断,清明还寒要穿棉
这句古老的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大意是说,如果春分节气还没到,惊蛰节气时间内不断地下雪,说明气温较低,天气冷。那么到了清明时节的时候,天气仍然会很冷,人们不得不把收起来的棉袄再拿出来穿上。也就是说,如果,春分来劲之前不断地下雪,预示着会有倒春寒的发生。
二、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春分马上就要到了,惊蛰节气也到了尾声,这几天的气温突然下降了,主要是受北方的冷空气南移影响。这句农谚大意是说,如果春分前温度较低,比较冷,那么春分后就会比较暖和;如果,春分前比较暖和,那么到了春分后就会比较冷。
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多地气温比往年偏高4-6℃,其中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部分地区平均气温突破历史同期高点,就像进入了夏季一样。按古人的经验,如果春分前暖和,到了春分后就会比较冷,有可能会发生倒春寒的情况,农民朋友要做好防冻措施。我们今年也可以验证一下,古人的农谚还准不准了!
三、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春分节气是华北地区越冬作物小麦和大蒜起身拔节的时间,农民朋友要浇水施肥来促进生长。但是,春天的温度向来忽高忽低,今天还零上20多度,明天可能降到10度左右,变化无常,时而暖和,时而阴冷。有时一天三变脸,上午还是阴雨天气,下午就变大晴天了,甚至会持续低温好几天,出现倒春寒的情况。这样对小麦生长是十分不利的,会造成黄苗、死苗,减产等。并且,小麦有一段高温生长之后,会长出来新叶,非常嫩,植株体内体液非常低,一旦发生大幅降温就会发生冻害,冻伤小麦,农民朋友可以通过追施尿素来恢复小麦生长。
四、冷惊蛰,暖春分
这句农谚的大意是说,如果惊蛰期间,天气比较冷,那么到了春分节气就会比较暖和。这是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记录天气结合节气总结出来的,能够流传这么久,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关于春分的节气还有很多:“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无雨到清明”、“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等等,家人们作为了解就行了。虽然,现在有的气候条件和以前有了很大差异在,但我们还是可以往前或往后推15天,还能够看出来古人的农谚还是很准的。
春分习俗中除了竖蛋 、踏青和放风筝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送春牛。
在古代,每年春分节气这天,有挨家送春牛图的习俗。这个图可不是就画上一头老牛就完事了,必须要在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二八月乱穿衣”,这里的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份,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往大街上一看,有穿羽绒服的,有穿单衣的,有穿短袖和裙子的。春节向来都是胡乱穿衣服的季节,无论我们怎么穿,一定要注意结合天气适当增减衣物,别感冒了!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春分一日雨,阴雨五月中”,农谚预测年景,有什么说法
春分细雨来,
毛病远离怀,
麦喜三月下,
丰收不变卦,
地瓜炕上架,
耕牛田里耙,
年景基础好,
粮食作物发,
旱涝保收获,
仓库存量大。
“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俗语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社在春分前,必定是丰年;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今年社日是在春分前还是在春分后?
告别了相对暖和的冬末春初,惊蛰节气也接近了尾声,多地也下起了小雨,给干旱的春季带来少于滋润。三月上旬的温度,像长江以南的地区犹如到了夏天,还是非常炎热的。不过,随着大气当中积存的热量,遇上北方来的冷空气,这两股势力一交锋,就要产生极端的强对流天气,就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农民朋友要做好防冻害措施,以免造成减产。
到了春分,春天也就过了一半了,春天的气息更浓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四个节气,今年的春分是在公历3月20号交节。老话说“春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不仅把春季的90天平分了,还把一天24小时白天和晚上也平分了,白天和晚上等长了,所以,“春分”。此时,位于黄经0度,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从这天开始,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方天气越来越暖和,白天也越来越长。
古人把“春分”分为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到了春分以后,燕子要从南方飞回来了,下雨的时候,天空中也会打雷并发出闪电。
农谚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小麦浇返青水,追施返青肥。江南和沿长江一带,由于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会出现春季连阴雨,容易引发“倒春寒”,农民朋友要格外注意,发生冻害,要即使追施尿素或者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来补救。
春分不仅是咱们国家的农历节气,还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并且延续了三千多年。而二十四节气是在一千多年前传入日本,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节日,“春分”是当代日本的公共假日。在越南的传统历法中,也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节气”。所以,你看我们古人发明的节气,那么多国家也在用,并且非常重视,到了我们这一代,可别给弄丢了!
春分对古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中结合天气变化总结出很多农谚流传下来。虽然,气候已经大不相同了,也不是十分准确了,但还是能够给予我们参考的。
关于春分的农谚:“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无雨到清明”、“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等等。这些农谚不同于文人写的诗词,是非常接地气并且容易记忆的。是古代农民长期记录天气结合节气总结出来的,您认为这些都有道理吗?
俗语农谚“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是什么意思呢?
社指的是“社日”,是古代汉人春季祭祀“土地爷”的日子。每年的时间不固定,最早出现在秦朝,到了宋朝的时候规定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
古人在长期的劳作中发现“春社日”这天是春耕劳作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所以,古人把春分在“春社日”的前后来判断当年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社在春分前,必定是丰年;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就是古人根据春社日在春分前后来判断当年的年景的。古人认为“春社日”出现的时间不同,对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是有影响的。
今年立春是公历2月4日,立春后的第一个“戊日”是“戊子日,第个戊日是2月14日,而第五个“戊日”是公历的3月16日,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十四。而今年“春分”节气是在公历3月20日,也就是说今年是“社在春分前”了。
按照古人的经验,“社在春分前,必定是丰年”,意思是说春社日在“春分”节气以前,那么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的好年景。反之,“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预示年景不好,农作物会欠收,穷人会因为粮食减产,没有粮食吃而发愁。
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说明春分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祭祀的日子。主要是祭祀“大明神”,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太阳神”。
“春分”节气在古代除了国家举行大型典礼以外,在民间也是有很多习俗的。
1、春分竖蛋
在古代民间传说,在春分这天能够把鸡蛋竖起来的人,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这不是迷信,是古人的一种祈福,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你能在春分这天把鸡蛋竖起来吗?其实,这天能够把鸡蛋竖起来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呈66.5度倾斜的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刚好处于力的相对一个平衡状态。所以,我们能把鸡蛋立起来,今年要不要在这天试试?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原理哦!
2、吃春菜
香椿健胃理气,菠菜解毒防春燥,春笋滋阴益消食。不过,古人吃春菜是一种野笕菜,古人把春菜采回来后,会和事先准备好的鱼片“滚汤”,被称为“春汤”,既能调理身体,又有美好寓意。
3、其它习俗
春分也是踏青,放风筝的时节,古诗中也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我小的时候学校会组织放风筝的比赛,都是姥姥给糊的风筝。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你们当地有什么关于‘’春分‘’的农谚
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的节气的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样长,过了春分白天开始变长,黑夜开始变短。由于夜短昼长,人们的睡眠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就有了老话:过了节气春分节,身体懒散又困乏的说法。
因为人们睡眠不足,显得第二天无精打采,工作劲头不足,那么中午就要补充睡醒时间,民间叫歇晌。
春分节气飘雨雪,清明节前雨不歇;春分晴天刮大风,一刮刮到四月中。
这句农谚主要是说:春分节气的阴晴雨雪对天气的影响。
春分这一天如果下雨飘雪,那么半月的天气,即清明前必定是雨雪多,晴天少。
雨雪多,土壤湿润,对春播工作有利有弊,好的一面是不用担心土壤墒土不足,播种出苗困难。所以民间有:‘’春分雨水多,牛马槽里卧‘’的说法。意思就是不用打耙保墒也能抓全苗。
春雨多了多收麦,打得麦子无处卖。麦收八十三场雨,三月的雨,拨节的雨,三月的雨对小麦起身拨节很关键。
不过凡事都有度,过头了,就像人们说的:春雨贵如油,下得多了也是愁。春雨过多,地温回升缓慢,春播延迟。
春分晴天刮大风,一刮刮到四月中。
春分如果是晴天刮大风,那么春季就有可能降雨少,土壤失水严重,墒土不足,对春播工作不利,难以抓全苗。
明天即是春分,今年的春天天气怎么样?这些农谚能否真的对的上?我们拭目以待。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每年公历3月5日-7日交节。今年惊蛰的交节时间是公历3月5日22时44分,是在晚上了,也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太阳到达黄经345度。
惊蛰的大概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百虫”。“蛰”是藏的意思。
古人把一个月份为两气,每气有三候,每候有5天,用来准确的描述节气特征。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第一个五天,温度逐渐升高,湿度也变的适宜,桃花开始盛开了,春意盎然,使人心情愉悦。诗句“桃令以作,粲然而花华,”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第二个五天,仓庚开始鸣叫,“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庚就是黄鹂鸟。在古书《章龟经》中说: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这里的仓指的是清净、干净,庚指的是万物更新。
仓庚鸣的意思是说,到了惊蛰节气的第二个五天,黄鹂鸟感受到了春天的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美妙。所以,开始鸣叫,告诉人们阳气上升了,节气正常到来,农民要做好春耕准备了。
第三个五天,“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这里的鹰就是布谷鸟。古书《章龟经》中说: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意思说,在仲春的时候天空还没有飞翔的雄鹰,只能听见布谷鸟在远处啼叫。其实,这个现象这反应出古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消长,朴素而又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古人智慧的一种表现。
古代是农耕社会,无论是历法还是二十四节气,都是围绕农事活动和人们生活认知而研发的。有了这些,农民可以按时令种植和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收割。
农历二月份农谚“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好。”,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分享给农民朋友,作为参考交流!
“惊蛰”节气,我们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是一个和“百虫”相关的节气。我国幅员辽阔,这个时候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下雨和打雷,自然有些地区也不会出现“百虫复苏”。而这个时候出现下雨伴随打雷多是南方长江流域,但是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历法家在黄河流域发明的,这个时候温度还很低。并且,经常会出现春旱,基本不会出现打雷的情况。
那么古代历法家为什么要把不下雨和打雷的一段时间叫“惊蛰”呢?其实,“惊蛰”以前是叫“启蛰”的,这样我们就好理解了。改名是因为,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在唐代的时候,恢复过来一段时间,后来又改回“惊蛰”的叫法。而“启蛰”的名称在日本贞享改历的时候也在用。
先来看一下上半句“惊蛰为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惊蛰指的就是我们说的“惊蛰”节气,闻雷的意思就是听见雷声,春分指的是“春分”节气,有雨的意思是“春分”当天下雨,稀是少的意思。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如果,我们“惊蛰”这天下雨或阴天,听见雷声,说明大地阳气按时节正常启动了,按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这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米多的像泥一样贱;“春分”节气的特点是春旱、沙尘、倒春寒和低温阴天。到了“春分”,春天也就过来一半了,此时,白天和夜晚一样长,都是12个小时。俗话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到了春分,麦农要给冬小麦浇返青水追施返青肥。对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农民来说,要做好防春旱的措施。一场春雨一场暖,如果,“春分”节气这天下雨,空气比较滋润清新,人的身体就会少得病。
再来看一下下半句“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好。”
月中指的是农历二月份里,这里的“卯日”是用古代历法家用来记录日期的历法“干支历”中十二地支中的一个。“干支历”中天干有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一个天干对应一个地支循环起来,用来记录日期和时间,而“卯日”就是地支为卯的日子。而每隔12天出现一个卯日,每隔60天会出现一个天干地支都相同的日子,也就是说每年有5-6个相同的卯日。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二月份里要是出现三个“卯日”,那么这年就会丰收,棉花、豆麦都会过得高产。反之,有可能会出现欠收的情况。
惊蛰有哪些农事要做?
到了惊蛰前后,华南中部和西北部的降水量还不多,要提前做好春旱的防范措施。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需要补充水份和肥料,要及时补充,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到了惊蛰前后,梨、桃、李等落叶果树开始进入开花抽梢期以及柑桔、杨梅等也进入了萌芽前期。要及时除掉越冬病原菌和越冬代害虫并且,要把果园里枯枝、落叶、僵果及杂草清理出园。
到了惊蛰前后,大棚作物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等作物要加强管理,提高低温和棚内通风。因为,春天温度还比较低,并且会经常出现阴天寡照,容易发生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等病害,要提前做好防范,以免发病造成减产,损失就大了。
全文完,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