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做数学题怎样做到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的目的是什么?举一反三要得什么?举一反三如果搞题海战术,熟能生巧,那就没有必要去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如果得到解题的方法,那就值。举一反三步聚是,第一老师指路,第二学生验证,第三确定方法。例25268×25476=?第一步先算25268+476之和除4再乘以100000,第二步算268×476之值。第一步运算结果和第二步运算结果相加便是答案。老师指完路,学生先验证本题结果,再把268和476换成其它两个三位数,试一下这个算法,再验证结果。最后老师总结,告诉学生100000和4的来历,这样两个乘数都25的五位数乘法的方法就出来了。那么,15、35、45、55、65、75、85、95开头的两个五位数乘法的方法又是什么?任意两个五位数相乘的方法又是什么?目的只有一个,提高两个五位数相乘的准确性和速度。当然用计算器算也是一种好方法,省时又省力。如果遇到81位数乘81数,一般计算器是无法显示答案的。估算术里记载的口诀大多失传,我也就会百位数以上的除法。商必须是整数,商不是整数的,其运算方法也失传了。所以举一反三是学习和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怎样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我觉得关键点是对于学习的这项知识或技能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古人的学习方法是先专后博的,你跟着一个师傅学习,起码得学习十年吧,才能把技能学得很熟练。然后,再博采众长。比如学武的人,肯定先是跟着一个师傅学,学精之后,万物都是他的老师了,看到螳螂搏斗就能发明螳螂拳。
如果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十分扎实的基础上的。学生就该老老实实把课本的知识学习扎实,然后再去学习课外的东西,这时候课外的内容才会真正帮助到你。
从这几年教书也时常反思,前几年在教书的过程中,我总是在寻找各种类型的题目给孩子训练,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成绩。
最近几年,我很认真地研究了没学期的期末考卷,无论试卷多难,我发现里面的知识点其实都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只要我在教学的时候,把可能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让孩子学清楚,学明白。那么考试的时候,题目不管怎么变,孩子都能够应付了。
学校的学习,搞题海战术是最累的,我曾经教学的时候,以穷尽所有题型的方法进行应试教育,发现并不理想。
理想的方法应该是
先一门深入,然后再是触类旁通。
差强人意和举一反三是什么意思
差强人意指的是一件事情有很多不足,只能勉强令人接受。
举一反三指的是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善于推论,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能够由此知彼。
孩子马上上五年级,做完全套《小学奥数举一反三》有用吗
有用肯定是有用的,但有多大用,要看您希望起到怎样的效果,是怎样去利用辅导书的。
您的孩子成绩处于什么水平,有没有薄弱的知识点,抗不抗拒暑假作业以外的学习任务,目标是不是在奥数竞赛中获奖……都是在制定计划时可以考虑的因素。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是与课程内容衔接并适当拓展的一套奥数书,影响力比较大,选择的人很多,说明内容比较经得起考验。但之所以选择的人多,也与《举一反三》基于课程内容、难度不高、适合比较多的人有关。
如果是想在奥数竞赛中获奖,可能还需要接触难度深一些的资料。在吃透《小学奥数举一反三》的情况下,如果孩子有余力、愿意学,可以考虑经典的《奥数教程》、有利于亲子互动的《牛爸讲奥数》、穿插了漫画和知识树的《高思竞赛数学课本》,还有《学而思数学思维训练汇编》、《明心数学资优教程》等等。建议尊重孩子的意愿,避免孩子抵触数学学习。
无论是否使用更多更难的辅导书,做完辅导书不是目的,目的是提升逻辑思维、夯实数学基础、以后能更好地学习等,所以得注意学习方法,把学习效果保障好。例如:不懂的题目要回顾、吃透知识点,借助思维导图、错题本等工具辅助学习(根据喜好、习惯来选择);及时通过快速复习,形成思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