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敝帚自珍 古诗 古诗词

你曾写过什么古诗词,虽然不一定和韵脚,但也敝帚自珍,可否分享一二?如何理解文人相轻和敝帚自珍,它们是两个平行的成语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8 23:25:22 浏览9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你曾写过什么古诗词,虽然不一定和韵脚,但也敝帚自珍,可否分享一二

分享一下扬韩若鑫旧作一首,《繁华落尽终一梦》以供头条诸君品鉴:

曾将诗书作阶梯,欲寻书中黄金居。

繁华落尽终一梦,一枕黄粱人笑痴。

这首诗歌不管平仄,随性由感而发。描述了年少时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今献上题主,以求一笑倾城!

如何理解文人相轻和敝帚自珍,它们是两个平行的成语吗

它们是二个意思不相同,更不是平行的二个成语。

“文人相轻”是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傅毅)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指。” 但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敝帚自帚”的成语意思是,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这个成玉出处是汉代·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它的意思是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自己使用,清扫自家的垃圾和灰尘。

初入职场,锋芒毕露和敝帚自珍哪个更重要

初入职场还是要尽最大能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这是本分,别忘记抢打出头鸟,谁给你机会让你锋芒毕露,我个人感觉锋芒毕露的人不是睿智的,反而是肤浅没智慧的做法

成语“敝帚自珍”和俗话“新的不来,旧的不去”,有冲突吗为啥

成语“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出自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开明君主。他待人敦厚,诚恳尚信,在军事上有谋略,禁止虏掠,争取民心。

刘秀定都洛阳后,各地豪强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其中一个叫公孙述的,依仗四川险要地势,自立为帝,国号“成家”。

次年,刘秀命大司马吴汉前去讨伐公孙述。大获全胜。汉军副将刘禹率兵浩浩荡荡进入城内,杀死了公孙述全家杀死,还纵兵大掠,四处焚烧。

消息传至京城,光武帝刘秀大为震怒,特别下诏谴责刘禹:“这座城池已经投降,满城老妇、孩子还有数万人,一旦纵兵进行放火乱杀,谁听了都会心酸气愤。通常之人,即使家里有一把破扫帚,也十分珍惜,可你却这样不爱护子民的生命财产!你怎么这样残暴,竟忍心做出如此的行为?”刘秀下诏撤了刘禹的职务,主将吴汉也给以严厉处分。

“敝帚自珍”和俗话“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前者是对一件用旧的扫帚十分珍惜,都舍不得丢弃;后者则认为,不丢了旧东西,就不会拥有新的东西。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实则是反映了一种对事物的认知、观念。无关对错。

世间任何一种事物,都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做法。

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同为一件事物,而每个人的认知不同所形成的。

这种认知,是与每个人的年龄、经历、性格、环境、文化等息息相关的。

一把旧扫帚,老年人、生活相对贫困的人、过日子仔细的人、甚至是喜欢收藏旧物的人,都会视它为“珍品”,不到彻底报废是舍不得扔掉的。

这是一种为人所固有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可能会有改变,但比较难。

一把旧扫帚,年轻人、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比较喜欢时尚的人,会把它随手扔掉。

他们会认为,天天要用的东西,要看着舒服,用着顺手,绝不会因为一把旧扫帚,影响居家的美观或者生活的质量。

对于两种不同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都是源于用扫帚之人的认知。

很难判定为谁对谁不对。

其实,世上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有绝对共同的认知。都会因人而异的,可能有“英雄所见略同”,也可能有“截然不同”。这是一种客观存在。

正因为如此,你才会发现在我们的日常语汇中,会出现词义不同或词义相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