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怎么来的故事 清明节

清明节怎么来的故事(清明节到了,各位家乡都有哪些清明节流传的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7 11:41:26 浏览5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清明节到了,各位家乡都有哪些清明节流传的故事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到了,在我的家乡,这时候你要是去野外踏青的话,就会遇到很多扫墓的人。而山中的坟头上,也会飘起一束束的雪白的纸钱!

而在关于清明节的传说中,有一个爷爷奶奶讲的故事很耐人寻味!

说是以前有一户大户人家,人丁兴旺,产业众多。一家人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家的小孙子总是无故哭闹,看了多少大夫也找不出来原因!

又是一年清明节到了,这天,被孩子吵得焦头烂额的老掌柜,看到庄外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于是吩咐管家准备好祭祀用的物品。他想去后山父母的坟头去祭拜,顺便去散散心!

一切准备妥当,当他满头大汗跟着管家找到自己父母的坟头时,只见他父母的坟头上长满了野草荆棘。直到这时,老掌柜才记起,他已经有五六个年头没有来祭奠过自己的双亲了!

于是他们清理了坟墓上的杂草荆棘,然后
摆上香烛果品,酒肉米饭,祭祀完了之后。可能是由于太过劳累的缘故,他们竟然在父母的墓碑处眯着了!迷迷糊糊中,老掌柜的耳朵里传来父亲呼唤母亲的声音。“快起来吃吧!儿子带东西来给我们吃了,真不容易啊!几年都没有吃到了!”主仆二人一下子惊醒了,跌跌撞撞的下了山。

而说来也怪,家里的小孙子从此没有再无故哭闹过!而爷爷奶奶在给我们讲这个故事时,完了总会叮嘱一下;无论贫富,清明节都要去祭祀自己的祖辈!并且说,这是世代相传的习裕!每代人都不应该忘记!

中元节跟清明节怎么来的

中元节俗称鬼节。既农历七月十五这天要祭祀大地神。这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祭祀天官,农历十月十五(古称下元节)祭祀水神一脉相承,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渗透到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二千多年来,中国各族人民都要在清明节气的前十天和后十天之内祭祀祖先,悼念英烈。中元节和清明节一样,民间都是祭祖追远,崇尚神灵。

天津虽然建城只要六百多年。但是,四时八节,祭祀祖先从没有怠慢。像正月初一的祭祖,清明节的祭扫,七月十五的烧纸,十月初一为先辈送寒衣,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腊月二十八的上坟礼。

现在已经把重点转为清明节了。而且鼓励市民不烧纸,不放鞭炮了。

《清明上河图》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对于北宋末年宋神宗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大家可以随意在网上查到相关资料,但是,关于《清明上河图》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今天,卓姥姥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而且是让我很感动的故事。

【图片说明:故宫博物院为珍藏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做的图册封面】

《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张择端的生卒年不详,他的个人经历和人生轨迹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查阅,除了下面这幅图片上,1186年金代人张著在《清明上河图》画卷背面写下71个字的跋文其他正史史料中,至今还没有查到有关张择端的生平记录。

【图片说明:1186年金代人张著在《清明上河图》画作背面写的记录张择端的71个字】

我的故事就从张著对张择端所记录的71个字开始吧:在没有正史史料可以查阅的情况下,林浩基老人历时20年,行程几万公里,搜集资料,并在退休后多次到河南开封,寻找创作灵感,从2016年开始创作,于近期完成了一部42万字的书稿,讲述了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故事,命名为《清明上河图·前传》。卓姥姥有幸看到了林先生的手稿。

【图片说明:林浩基先生写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历程的手稿:1页】

读林浩基先生《清明上河图·前传》的手稿,我才了解到: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初期,是奉父命到汴梁来拜师读圣贤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为张家光宗耀祖的。但张择端热爱绘画,一心要把世间的百态人生,用他的心和他的手记录下来,为那个时代和子孙后代传播正能量。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在开始时候,称为“东京风景长卷”。《清明上河图》的画名是同样热爱艺术的当朝真龙天子宋徽宗给起的,并在《清明上河图》上加盖了他的双龙小印,命人将画带回宫欣赏、珍藏。可惜,经历了战乱和改朝换代的人事变迁,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已经无法见到了。但张择端却通过了他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画面。把北宋末年的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贸易繁荣、社会祥和等等历史信息记录了下来……

【图片说明:故宫博物院珍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历代藏家的手书、图章局部】

据林先生考证,张择端拜访过他同时代的著名书画大家王诜、米芾等,与王希孟,李唐等结为画苑好友,和北宋末年词坛盟主周邦彦亲如一家,他们相互切磋艺术,相互欣赏对方的艺术才华,为繁荣和发展我国辉煌的历史文化,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

【图片说明:故宫博物院珍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局部】

林先生,原籍福建福鼎,现年已76岁,如今,每天还在家里修改、校对《清明上河图·前传》。他为传承中国文化事业,不顾年老体衰,有时候夜里二三点钟就起床创作,反复修改他的手稿。

【图片说明:故宫博物院珍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局部】

由于林先生视力不好,医生禁止他使用电脑写作,所以林先生只能采用手写的方式,在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写。而且,他的书稿完成后,不要稿费,无偿提供给出版公司出版,他只有一个心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一己之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文化遗产《清明上河图》,了解画家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艰辛,激发国人学习一代文化巨匠张择端,为了民族的统一而呕心沥血,不忘“靖康之难”给国家和民族所带来的危害的感人故事……林先生为此,也和张择端一样,不顾年老体衰,为传承中国文化,废寝忘食的查资料、搞创作……

【林浩基老先生和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前传》的故事图片】

林先生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为他对中华文化的痴情所感染,才在7月份重新拿起笔,来到今日头条注册了一个账号,方便自己每一天写几句话,或是发一首唐诗、宋词,或是向网友介绍一位文化名人的感人事迹,也是想为传播祖先留下来的璀璨文化,和讴歌文化人的精神而作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说卓姥姥也是怀着向前辈看齐,向前人学习的情怀,申请头条文化领域的认证,以便更好地传播我们华夏璀璨的文化。

【图片说明:故宫博物院珍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卷……局部】

期待林浩基先生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前传》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有关张择端和他创作画卷过程的精彩故事。

【本文图片均由林浩基先生提供,卓姥姥在此感谢老先生的厚爱和支持】

本文作者:头条号:卓姥姥侃文化 原创首发

2019年10月28日 于北京·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