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什么学地理的好办法
学地理其实不难,难的是没有学的心思。
高中地理主要就是三本必修。必修一主要说的是自然地理,先从整体上认识地球;必修二主要说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啊什么的;必修三是区域地理,分区域的讲解问题。
下面来说怎么去学:
一、记图示。
常说“无图不成题”,学地理就是要记忆一些经典图示。比如说太阳系运行图,黄道赤道图,地壳图,大气环流图等。平时要多看图,可以自己照着多画画比较好。
二、培养空间感。
培养空间方位定位的感觉比较重要。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如果从北极俯视地球,地球怎么运动。然后再从南极开始。之后可以加大难度,比如说,加上晨昏线,地球自转,加上晨昏线变化。之后可以再加上太阳分别在二分二至日时的昼长变化。之后还可以模拟一下,比如说现在1月份,西伯利亚地区生成了高压中心,然后反气旋如何南移,气旋的东南西北边各有怎样的晴雨状况。还可以加上大山大河等,被阻挡什么的,来演示模拟。
记住主要地区的大致经纬度范围。有时间的话可以细化,精确一些。最好是自己动手临摹几遍。
三、做典型案例研究。
地理图示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气候图和洋流图了。这个可以选择几个典型地区做做研究,推敲一下他的气候怎么影响的他的植被,怎么影响的降水,以及土壤。洋流也是一样。
四、对于公式运算。
其实地理里的公式不多,很少的。可以集中记在书上的某处,多记忆,记牢了。把它当成数学的几何题一样来算一算。地理一般都是有配图的,还是比较生动形象的。不外乎算时区,时间,等高线什么的。有的图只是一部分,就补全它再看。
五、带着问题去学。
比如我想去旅游,哪些地方有什么土特产。冬天应该去哪度假比较好。我要买牛羊肉,去哪些国家买。买可可咖啡什么的。学习城市地理时看看书上说的和现实的是不是一样啊之类的。
六、自己编打油诗记忆,自己画简图。
自己编一些句子,把知识点连接起来。有的图片复杂,可以自己画简图,可以只是几个线条,自己知道就行了。
七、死记硬背。
对于那些意义啊,内容啊什么的,就只能死记硬背了。这些东西也比较多,这也是地理为什么算文科的原因了。
我当年学地理还不错,做过很多题集。我认为学地理主要还是靠理解,而不是靠背、靠记忆,只有理解才能举一反三。第二就是,所有的答案都在书上,都能够在书上找到。
最后,祝你高考大捷。
怎样提高高中地理成绩
感谢邀请,给你发个我之前分享给学生的一点技巧。
浅谈地理学习小技巧
地理做为一门边缘性学科,既包含了理科的抽象思维,又包含了文科的形象思维。在学生刚接触到地理学科的时候总觉得背背记记就可以了,然而效果却不甚良好。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掌握好地理的学习方法,下面我就从从教二十多年的感悟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来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也算是一些小技巧吧!
1.学习地理要看地图,不要只看文字单纯的去记忆文字内容。看图的记忆效果要比单纯看文字快的多,事半功倍。比如在学习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的时候,要看着地图去找到那一个个山脉分布地区和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三列山,天山阴山在北边,最南一列是南岭,昆仑秦岭居中间。这样按照方位去地图上找到山脉,记忆会非常深刻。
2.多向老师请教,多问是最好的方法。遇到不会的问题就要问老师,直到弄明白为止,因为地理有很多知识点是靠理解的而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我们好多学生错就错在不会装会,不懂装懂,自己理解的似是而非,又羞于向老师启齿发问。长期以往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成绩逐渐下滑。
3.和同学之间多讨论,同学之间的讨论会许给你的思路带来新方向,带来新启发,会觉得豁然开朗。当一个人长久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容易进入思维定势,就是钻了牛角尖儿。这种时候,换个思维方式,和同学多探究讨论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4.注意总结规律,地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总结出了这些规律记忆起来很容易。学习一段时间就要自己总结整理出来一套知识体系,而且会发现很多知识都有内在的联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如西欧居民饮食以肉奶为主食,和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离不开关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使如此。
5.多做练习题,你可以这样做,会的题目跳过,不会的题目做完后问老师,或者去看书,这样就会查缺补漏,进步较快。好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成了无效学习,不是说你没有学习,而是在做题时候不加筛选,大量题海战,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成绩却没有很好的提升。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高频考点,哪些自己已经会了,哪些还需要多做练习来巩固!
另外,我做了一个地理知识汇总的公众号“地理521”,你可关注一下,里面有丰富的知识汇总和视频讲解,对你会有帮助。
总之,按照以上方法和技巧来学习地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最终成绩一定会提高。
来源:微信公众号 地理521
孩子觉得地理太难理解,感觉根本学不会,孩子学习也很刻苦,但是成绩就是提不上去,该怎么办
中小学生学习跟不上,多从学习意识、习惯,记忆策略上找答案
中国的学校年级课程设计,是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设定的。初中阶段的课程大概有十种之多,对于多数孩子是能够接受的。但也有少数学生不适应,这里面除了个别从小溺爱过度感受能力差,心理量小的难以承受外,多数孩子学习跟不上,问题是出在课程力量分配不当,以及没有掌握记忆策略慌乱所致。还有的是选择性学习影响整体成绩,如地理课,虽然号称文科中的数学,但他毕竟不是数学,难度系数小于数学。为什么学不好地理?只注意了语文、数学、英语,十门课不能兼顾,考试地理课拉了分,就怪罪地理课难学。所以,学不好地理不是地理课太难的问题,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排斥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学习意识、学习习惯、记忆策略上找出路。
第一,兼顾课程类型、从新组合学习和记忆方法。要对理解记忆、机械记忆课程有明确的认知,要对机械记忆不同内容课程的学习要进行从新组合,尽量把课程内容相近的分开学习,避免干扰或抑制。如人文地理和历史有相近之处,要分开记忆。设置课程温习表,为家长检查、学生自查之用。
第二,内容组合,增加短时记忆模块容量。学生上课是一种短时记忆形式,短时记忆是有容量限制的,如中国地理,按知识点有成千上万个模块,如果按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资源图、交通图、自然保护区图等组块编制就变成十几二十各模块,再把他放在中国地图上就成为一个记忆模块。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类,可按大洲、大洋记忆,也可以按经纬度记忆,南北半球记忆;把自然、人文、资源、景观、气候归入组块内,定格在地图上,就增加了记忆模块容量。再加上在地图上标记内容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第三,及时记忆,把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总是先快后慢。所以,必须对老师讲的知识及时温习。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当老师讲完课后20分钟遗忘率可达42.8%,1小时候后可达55.8%,到了第六天留下的知识点几乎不再遗忘。所以,当天的课必须当天温习,这样就可以牢固的记下来,变成储存于大脑的长时记忆。切不可贪玩,超过时限,学了等于白学,学得越多越糊涂。
第四,发挥记忆长处,用兴趣提高感觉性。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大脑储存的知识经验越多,脑细胞越活跃,理解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强。要抓住孩子记忆高峰期,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同时作用,尽量多记些东西。孩子感觉性心理量的提高靠的是训练,靠的是兴趣,中小学学生目的学习还不牢固,兴趣学习仍居空间,要利用课程中的兴趣点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如,今天上学带不带雨伞就能用到地理知识,除了天气预报外,风向、湿度、鸟飞都可以提示,当孩子用地理知识判断正确时,上学放学都淋不到雨,这就是兴趣点。
第五,注意用脑卫生,避免“舌尖现象”出现。有些孩子甚至家长,一时心血来潮,企图一夜之间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下来,这是不科学和难以实现的,知识点多了、记忆编码乱了,不仅记不住,知识点还会“串台”越记越乱;还有在命令下记忆、在吵杂的环境中记忆,就会出现想到嘴边的知识点都记不起来了的“舌尖现象”。所以学习记忆一定要遵循规律:一是复习要及时,对新知识点要当天巩固;二是正确安排复习时间,要坚持不要一时心血来潮;三是注意避免前后知识点的相互影响,出现串台现象;四是注意大脑休息知识是交替,出现“舌尖现象”要及时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