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六不用食品是否一定比达标的普通食品更健康这个健康,是想象的结果还是试验的结论
六不用食品是否一定比达标的普通食品更健康?这个健康,是想象的结果还是试验的结论?
今天看到这个提问。作为一个种地的老农民,俺不再搭理那个胡说八道的六不用博士。六不用博士说,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如何是人类的公害。可六不用博士本人得病不?六不用博士媳妇父母得病不?他得病后,是不是还像古代一样,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治病,而不用西药西医。
只要有点常识的的人都知道,是化学合成的青霉素发明后,让人类寿命增长了。是牛痘疫苗让天花病绝迹了。
科学用在农业生产上,是化肥农药保驾护航,让粮食获得了高产优质,丰富了我们的农产品,让经常处于饥荒年代的,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再也不缺食物了。由于粮食的高产,促进了养殖业大发展,我们有了吃不完的鸡蛋,有了吃不完的肉食。
如果说,神,那么化肥农药良种农膜就是农业的神。
是的。这些如六不用博士那样的一小撮为个人利益胡说八道的专家博士,就会搬出来,现在到处得癌症的多少多少,得各类病的多少多少。拿这个所谓的健康来忽悠胆小又喜欢跟风的部分民众。
我问这些所谓的专家。中国古代人三四十岁忽然就死了,是什么病症?个人认为由于中国古代医术不发达,对人类病症无法分类。正是西医学说,把恶性肿瘤定为癌症,这个恶性肿瘤原生在那个部位就叫啥癌。例如肝癌,肺癌等等。
我用一个实例回复这些所谓的歪嘴专家。我们村不足500人口,地标:冀南平原,属于癌症高发区。可我们小村现在80岁以上的村民有9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就是我邻居87岁了,还自己伺候小菜园浇水。没事了就坐在街口打盹。
我们村里这些老人说:从前,咱们村里没有一个胖子,都是瘦的风能刮跑。现在,看你们年轻人都是挺着大肚子,这么胖。这都是生活好了,吃的好了。是的我们村也有得癌症的。就在前几天有位57岁的女人被癌症夺走了生命。
生老病死,这是正常的事情,大可不必,拿着个来做文章。当然,我相信现在的科学家未来的科学家,会不断研究不断发现,总有一天会让癌症得到抑制,延缓人类的寿命。而科技发展的成果,肯定不是六不用博士胡说的那样。而是有了比现有化肥农药更进一步的替代品,或许就是“转基因”。
欢迎喷子拿出证据来说理,也欢迎喷子来我们村调查研究。
蒋高明的“六不用”是高效农业还是低效农业判断高效与低效的标准是什么
蒋高明搞生态农业研究是农业科技研究的方向之一,希望推广生态农业研究成果也可以理解。说到科学首先需要真实,应该全面展示“六不用”的优势和缺陷,光说生态效果,光说亩产一样很高,不说“六不用” 存在的问题,就成了一种忽悠。加上同时还要黑已有的农产品健康安全的科学管理体系,就成了和社会上不法商家一样的“卖拐”套路了。
“六不用”产品价格卖的很高,很自然地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原因无非是生产成本高或者蒋高明的利润高,也许两者兼有。问题的澄清很容易,只要蒋高明公开生产成本核算就行。从蒋高明的发帖内容看,也很容易得出判断。如果“六不用”的生产成本那么高,特别是投入人力成本高的话,就谈不上高效农业了。
“六不用”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让更多农民工回到农村去,这样的方向显然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工业化进程相悖,回复到改革开放前9亿农民状况,不要说广大农民兄弟不会同意,国家整体百年复兴目标也不允许。近日面临贸易战档口,中央布置防止返乡潮,也可见一斑。
“六不用”农产品价格远高于普通农产品,注定只能成为满足“小众”需求的产业,如果全面铺开,14亿人再次提高恩格尔系数,也是逆潮流、不可取的行为。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不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刚刚从贫困进入小康,最低收入标准一再提高的前提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被压缩,产业也在向贫穷国家转移。所以“六不用”的人力成本还会不断推高,销售价并不会按蒋高明们设想的,在扩大规模后能够下降,与工业领域流水线替代人工的成本降低相比,蒋高明用人工替代化肥农药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效果刚好相反。
总之,蒋高明的“六不用”和有机农产品一样谈不上高效,作为试验性规模的研究达到高产是可能的,有机肥和生态的循环利用也值得肯定。但是如果在经济上有优势值得推广,早就会被农民积极选择,也不该有蒋高明的不受农民欢迎的抱怨了。同时,如果蒋高明的“六不用”能够降价,让14亿人都吃得起,超市中抢购一空,蒋高明也就不用天天在网上发贴造舆论、打广告了。
中国是当下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在人均可耕地等农业资源缺乏的国情前提下,依靠化肥农药的高产高效基本实现14亿人粮食自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化肥农药应该向精细化合理使用、杜绝浪费滥用的方向努力,而不是蒋高明绝对化地“六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