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在曰本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是白乐天吗
- 《老子》最霸气的一句话是什么
- 老子为什么叫老子
-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河南人还是安徽人
- 老子和孔子,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个人的
-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怎样理解
- 老子为何说悟道之人要做到“日损”
在曰本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是白乐天吗
白居易是一代文豪,不过在唐代文学史上,他的地位还是不能超过李白与杜甫。
然而在日本,白居易的地位却是首屈一指,远非李、杜所能比拟。在平安朝,“文集”一词,甚至可以作为《白氏文集》的专有名词来使用;现今已普遍对古人直呼其名,而日本人却还称白居易为“白乐天”,称字不称名,在洛阳白居易墓,日文的献碑甚至比中文的都多,碑文竟将白居易誉为“日本文化的恩人”。
▲白居易
白居易为什么在日本有这么高的地位?
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白居易的诗语言简单,日本人容易读懂。然而这样的回答,却显得有些太瞧不起日本人的汉文水平了:日本人能将典故繁多的《文选》用得得心应手,怎么可能只因简单易懂就尊白居易为第一?
①日本人“选”中白居易的几个巧合。
◆白居易的文集最早传入日本是在公元838年,据《日本文德天皇实录》记载,当时的日本太宰少贰藤原岳守“捡校大唐人货物,适得元白诗笔奏上。帝甚耽悦。授从五位上”。这一年是唐文宗开成三年,白居易时年67岁,住在洛阳。
◆白居易生前,其文集能够流行于日本,这在印刷术尚未普及、文学传播十分不便的中唐,非同寻常。相较之下,早他六七十年的李、杜,其文集传入日本却比白居易的晚了一百多年。
当时被引入日本的,为什么会是白居易的文集?
▲洛阳白居易墓日本人所立纪念碑
◆日本处于平安时代,致力于引进唐朝文化,他们派遣唐使,到大唐搜集中国第一流的著作,又利用商船夹带吸收中国典籍,遣唐使和商人遂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遣唐使虽然是日本的高级知识分子,但到了大唐,要面临因为“外国人”身份而带来的诸多不便,对中国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他们很难通过细致阅读文本来给出判断,而只能依其流行程度而定;商人更不会关心深层的文学价值,唯以流行度为进货准则。
◆就流行度而言,九世纪中国的流行文坛,是属于白居易的。
◆对日本人来说,誉满天下的白居易,自然代表了大唐第一流的文化,故而引进他的诗作迫在眉睫,且不满足于那些零星的单篇作品和单行小集,而是追求全集。838年所派遣唐使,肩负的重任之一就是搜集白居易的全集。
◆巧的是,白居易是中国诗人中少有的重视整理文集之人。更巧的是,由于894年平安朝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建议废除遣唐使,838年的遣唐使遂成了最后一届,此后日本不像以前那么大规模成系统地吸收中国文化,白居易的作品好似踏上了一座文化孤岛,避免了中国文坛思想变迁带来的冲击,一直保留着9世纪上半期的鼎盛地位。
②李、杜诗经典化迟滞,不够流行。
◆作为白居易的前辈,中国诗坛并伫的双峰——李、杜为什么没有在日本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文集的流传。
◆李、杜不像白居易那样注重结集,且晚年偏偏赶上安史之乱,战乱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巨大,文集传播受阻,大为延迟了李、杜诗的经典化。
◆所以,李、杜在唐人心中的地位,恐怕也难与白居易相敌。杜甫生前名声不显,而生前名声显赫的李白,其作品被经典化也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今人选唐诗,李白的诗几乎必选。而在唐人那儿却没这么高的待遇。如收盛唐诗人作品的《国秀集》(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箧中集》(乾元三年,公元760年),都没有李白的诗。
◆直至白居易时代,李、杜都还未被经典化。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正是白居易书判拔萃科登第的后一年),日僧空海随遣唐使入唐,遍搜唐人文集,归国撰有《文镜秘府论》,这部反映了9世纪初唐人文学观的著作,竟仍没给李、杜留有特别的位置。
◆李、杜诗的经典化,肇始于元稹、白居易的大力提倡,直到北宋才宣告完成。在白居易时代,李、杜还需借白居易扩大影响,其影响力显然不能与后者同日而语,甚至到晚唐五代,《旧唐书》关于李、杜、白的传记里,李、杜只是《文苑传》中的匆匆过客,白居易才被视为诗人中的翘楚。
◆所以,日本人未在白居易时代之前就把李、杜当做第一流的诗人引入,并非其眼光独特,而是受限于文集之流传。况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即便中国也还没开始以李、杜为尊,日本人更不可能领先中国人的理解,提前赋予李、杜崇高地位。
③白居易帮日本人建立了审美好尚。
◆有人认为,崇尚“物哀”、情感细腻的日本人和白居易闲适伤感诗极为贴合,所以日本人特别喜爱白居易。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不然,论者颠倒了二者发生影响的时间逻辑。
◆譬如,表现“物哀”的代表作当首推《源氏物语》,而该书作者紫式部却是白居易的忠实读者,其中随处可见白居易诗的化用。
◆再往前,“学问之神”菅原道真倡导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然而“国风”又是怎样的风格呢?其诗“谓似乐天,自书为荣”。
◆到了近代,作家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词中,曾用“雪月花”来概括日本文学的传统美。而这浓缩了日本人独特审美情调的“雪月花”,也正是出自白居易的《寄殷协律》:“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于是,与其说日本人独特的审美好尚令其更容易接受白居易的诗歌,不如说他们的审美好尚正是在白居易的帮助之下建立起来的。
◆日本人为何会与白居易有着如此高的契合度?
◆白居易集传入日本,正值平安朝中期。天皇权势衰微,外戚藤原家掌权。律令制度渐渐失效,贵族们地位的升降完全取决于与藤原家的亲疏。对贵族来说,政治理想不复存在,进取心大为减弱,宴饮行乐成为日常。加之当时自然灾害与社会动乱频发,正契合了佛教所宣扬的“末法降临”,贵族们厌世情绪高涨,焦躁不安。
◆这一时期的日本贵族社会,简直是白居易生活的中晚唐时代的一面镜子。
◆白居易晚年,朝中牛李党争愈演愈烈;又历甘露事变,宦官权势通天;更不用说朝堂之外的藩镇林立,大唐渐渐病入膏肓,士人们却无可奈何。面对这种棘手的社会形势,传统的儒家思想无用武之地。优游于儒佛之间的白居易选择“中隐”。
◆这种思想,虽无益于民、无补于世,但能够慰藉焦躁的贵族们的内心,与白居易面临着类似困局的贵族们,在中国第一流诗人的感召之下,得到了一条可走之路,自然望风而靡。
▲白居易 剧照
《老子》最霸气的一句话是什么
【原创问答】谢您邀请!
“老子”李耳,也称老聃,周朝人,后来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说实际话,在他的《道德经》中是很难找到特霸气地言语的,因为他研创的“道学”是蕴涵着较为深髓哲理的,不像现在的大白话,一眼就能看出的。
不过,要刻意去找,也不能说一句也没有,比如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从字面上看够“霸气”的吧!
然而这句话的原本意思是说,一个人真能做到了“无争”,那么,天底下再没有什么能够与他争的了。
其哲理是:凡是争夺必须想要的东西,什么都不在意了,一切对他来说都是空的,便没有了竞争的关系,还怎么跟他争呢?
这就是老子主张的“以反求正、以曲求全”的“道”。
如果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就会觉得不霸气了。
别灰心,我倒是找来了一副有关“老子”的奇妙对联,堪称“霸气”十足,分享给题主,请往下看——
上联:
“骑青牛,出函谷,老子姓李;”
出对很绝,用典老子出关,最后四字还语意双关,既陈述事实,又带有不可一世的傲慢。这是周朝时出的上联,一直到了唐朝才有一刘姓诗人,对出了很霸气的下联: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为刘。
下联化用刘邦斩白蛇起义事,最后四字同样语带双关,而且足以压制住上联的那种狂劲。
老子,高祖,绝对!
(此联出于古代,皆为旧韵。)
解题止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老子为什么叫老子
老子的“老”是以寿考而论的。
所谓道家学派的人,以“自隐”为能事,生平事迹多模糊不清。比如很多书上说老子骑牛西去,不知所终,换本《庄子》却说“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都有人亲自去吊丧了,怎么能说是不知所终呢?
老子的称呼和身份,当然也成为一个谜团。譬如,李耳、老子、老聃、老莱子、太史伯阳、太史儋……这么多人里头,谁是他?谁又不是他?
首先,老聃的“聃”字,本意是指下垂,引申义是老貌,基本上和“老”的意思一致。葛洪《神仙传》中说:“老子惊怪,故吐舌聃然,遂有老聃之号。”这是后人的附会之辞。
而太史伯阳也不是他,这位太史,大抵是西周幽王时人。汉代的神仙家为了论证老子的长寿,故意攀扯附会,把主要活跃于春秋后期的老子与西周末期的伯阳混为一谈。后世以老子字伯阳,这种说辞起码在汉末就很流行,比如《世说新语》中小时候的孔融去见李膺,自称与李膺是亲戚,后来如此解释——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所以这算是一个流传两千多年的错误了。
而太史儋,就更不是老子了。这位呢,是战国中期人,或因“聃”“儋”二字古音相近,以讹传讹。也有学者指出,这个说法也是为了营造一种老子一直活到战国中期的错觉。所以,如果把这俩说法都算对,那么老子从西周一直活到战国时期,可不是“长寿”了么?
还剩下一个老莱子没说,这个最有意思。
李零教授在他的论文《老李子和老莱子》指出,他在研究楚简的时候,发现楚人的“李”字,上半部分并不是一个“木”,而写为上“来”下“子”。古人竖着写字,所以“李”会被写成“来子”,后世逐渐读成“老来子”,最后转写为如今这样的的“老莱子”。
这个结论,可能向我们揭示了老子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最开始确实可能是叫“李子”的,“老”字反倒是修饰词,表示这位李先生是位年龄很大的人。后面,“老\李子”,转写成了“老莱子”,再进一步简化为“老子”。
感谢您的阅读!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河南人还是安徽人
老子李耳究竟是哪里人,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得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了。因为关于李耳的出生地、生卒年,甚至生平事迹都只存在于历史典籍的只言片语中。更多的则是神化后的太上老君——老子。
现在关于老子出生地的说法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安徽省涡阳县说。其二是:河南省鹿邑县说。两地都有相关老子的遗迹。各自省内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老子出生地,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
其实涡阳县、鹿邑县在地理上离的是很近的。要具体定位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的具体出生地,恐怕很难实现精确定位。
老子和孔子,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个人的
老子,倡导"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主张"天下归仁,礼乐治囯"。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
二者之间的交集,在司马迁《史记》中,有孔子向老子问道的记载,依此当有师生之谊。
老子思想,多以《周易》中的坤道为思想源泉,取象于地,安静忍耐,平和柔顺。
孔子思想,多以《周易》中的乾道为思想源泉,取象于天,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孔子,代表入世,但不并总是一味的进取,"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道不行,乘浮槎于海"。
老子,代表避世,但也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孔子共同的思想源泉,在《周易》。
《周易》的乾坤二卦,是打开老子,孔子之门的钥匙。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怎样理解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道法篇)
意思是: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
老子在这篇文章中用车轮,器皿,房屋的门窗作比喻,说明很多物品正是它的“空“,“无“才是它的有用之处。进一步用实例来阐述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我临写的赵孟頫小楷《老子道德经》。
老子为何说悟道之人要做到“日损”
不用拐着弯的解释。老子说的很明确了,想要学道,悟道,和世俗的路不一样,世俗的路子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名利各方面的增益,而老子说学道不能这样,要尽量的减损你在世俗的追求,那些名利情性欲,损到最后,接近一无所有了,才可能接近无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人想要修道很可能是叶公好龙。只看到了悟道的好处。但是真的让你舍却一些什么,都不用像古代那些有志于问道的人抛家舍业,断臂立雪那么严重,就是让你稍微减损一点世俗,比如舍一点财,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的。甘蔗没有两头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边搂着名利美女世俗那一切,一边问道,如果这样可以我也想这样,但不具有这个可能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