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西工大西电出大国工匠,清华北大去中小学和街道办,你如何看
- 大国工匠,清华北大仅1人,你怎么看
- 对《大国工匠》的看法和感受
- ”大国工匠”中各大校友名单,你看了什么感受
- 被誉为“大国工匠”的科学家,为什么近半数出在陕西的高等学校
- 国家呼唤“大国工匠”,“工匠精神”从哪里来
- 大国工匠的毕业院校出来了,清北要不要反思一下
- 为培养“大国工匠”,国家提出在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西工大西电出大国工匠,清华北大去中小学和街道办,你如何看
这就如同品酒,天下酒有百家,唯秦酒半截刀水火中和,凛冽而醇厚。纠纠老秦得此灵汤,匠极军器,兵极豪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随成华夏百味之根,然今促于小地临潼,仅得看兵马俑,闻长恨歌,品半截刀。之小名,呜呼,上无千年秦酒半截刀,何有今杜茅百年虚名。无刀兵水火之烈,何有对酒诗文之盛世!没有西工大国之重匠,何谈清北雅士白雪。
大国工匠,清华北大仅1人,你怎么看
其实之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大国工匠所列举得科技工程项目,是中国近年来最重大的国家战略项目,代表着中国科技的最高水平。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竟然只有一位入选,只能说明,清华北大的教育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我们还要强调一点,清华北大唯一入列的这位南仁东教授,也在2017年就已经因病去世了,南仁东教授生于1945年,1963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也就是说,清华北大如今没有一位在世的毕业生位列大国工匠名单。清华北大作为中国最顶级的两所大学,每年国家都投入巨额的财政拨款,但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却接连缺席中国的重大科研项目,不得不说清华北大的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去哪里了呢?我们通过梳理近年来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去向,就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
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去向之一:出国留学。
网上不断有人戏称,清华北大是在为美国培养人才,说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国的各大高校中,清华北大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一直是最高的,其中最大的去向就是美国。我们来看一下实际的数据。
2017年的清华本科毕业生,其中28%的人选择了出国深造,硕士毕业生中出国深造的比例为6.3%,博士毕业生出国占比在12%以上,综合下来清华毕业生出国深造的比例在18%左右。
201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在30.8%左右,硕士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为5.5%,博士毕业生出国比例为18.3%,综合下来北大毕业生出国比例在17%左右。
清华北大毕业生每年出国人数分别都保持在1000任以上,每年有超过2000名清华北大毕业生选择出国。
另外根据统计,中国出国人员回国的比例不超过五分之一。清华北大确实出现了数量巨大的人才流失。
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就业三大去向: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党政机关
在国内选择就业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就业单位首选上面三个去向,我们可以从2019年清华北大毕业生接收数量排名前十的就业单位来看一下实际的就业情况。
2019年清华毕业生就业单位前十名: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国家电网、中国建筑集团、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中国中信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清华大学、上汽集团。
2019年北大毕业生就业单位前十名:北京大学、华为、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腾讯、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中国建设银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福利待遇好的企事业单位成为清华北大毕业生的首选去向。当然,选择一个福利待遇更好的单位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说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高校,尤其是中国的最顶级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全部都是为了功利心,难道不能说明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吗?
清华北大每年话花费着国家的巨额财政投入,难道就只是为了培养一大批的出国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吗?要知道,清华北大每年的财政拨款都是中国最高的两所大学,2019年清华北大的财政拨款都超过50亿元,远超其他高校。
更加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5月2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中国实体清单,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列入了实体清单,中国位列实体清单的高校达到了12所,其中包括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一批的科研型高校,清华北大作为中国的最顶级的大学,难道没有让美国感到威胁的科研成果吗?
清华北大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不可否认,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是中国成绩最好的学生,但是清华北大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偏差,价值观教育出现了巨大的失误,再好的人才,不为国家服务,也没有一点作用。
对《大国工匠》的看法和感受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做事精益求精,追求为国争光,注重细节,不惜耗费无数时间,孜孜以求,为国创造。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勾,为梦想,为心中的理念,更为了追求,而不断忍受孤独,不断探索。
对待工作,严谨无比,不让有一丝一毫的误差,不会有0.001%的质量问题。没有他们的认真,刻苦不懈奋斗,高铁不会面世,轮船不会遨游,飞机也不会畅游天空,火箭不能带我们看世界之外。
改革开放100年,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在各行各业的人民努力奋斗下,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了科技强国,没有他们就没有现代的新中国。大国工匠,铸就辉煌梦想。
”大国工匠”中各大校友名单,你看了什么感受
大国工匠,什么是大国工匠?就是默默为国家重大工程做贡献的科研知识分子,一般是服务于航天,航空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科学家。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近些年大国工匠都毕业于那些名校。
当然大国工匠从事的大多数是军工项目,因此军工院校占优一定优势。不比如天宫一号,墨子号,卫星,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等。
不过也有很多重大工程是非军用的,比如港澳大桥,中国天眼,三峡水电站等。
看了这个名单,让人感叹,清华大学只有南仁东一人,而北京大学没有一个人,作为最牛的高校,没有一人上榜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南仁东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逝世,享年72岁,南仁东作为清华的骄傲,是一名大国工匠,没有评上院士。
上榜最多的一个大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有2名科学家上榜,分别是:
- 胡伟武,龙芯首席科学家
- 吴伟仁,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嫦娥二号总设计师
- 常进,悟空卫星首席科学家
- 潘建伟,墨子号卫星总工程师
中科大实在是牛啊。无愧于名字。
另外上榜比较多的高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2人,南航2人,东南大学2人,哈工大2人,其他西工大,国防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南华大学,北航,西电,同济大学都上榜一人。
这个名单里面,基本都是各个985名校,最令人意外的是重庆交通大学和南华大学两个非211院校。两个普通高校,培养出大国工匠,令人羡慕啊。
南华大学是原来 核工业部直属院校,在核技术方面实力很强。
孟凡超也很厉害,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是原来交通部直属院校,实力不俗。
老铁们,你们看了这个名单,有什么感想?
被誉为“大国工匠”的科学家,为什么近半数出在陕西的高等学校
建国初年,我国面临美国、苏联战争压力,将东南沿海和东北的军工企业院校西迁。这样,即使中国东部和东北失守情况下,依然可以在陕西、四川坚持下来。这些主要是国家军工大工程,属于航母、航天等领域。西安有着军工产业的优势,其中核心就是西工大。
1952年高校调整,按照苏联模式,分成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航空学院等。很多院系调整并迁往西部,以交通大学西迁为重要标志,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地区的南大、交大、浙大的航空院系组成了华东航空学院,并在1956年迁往西安,成为西安航空学院,这就是后来成立的西工大航空航天方面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华东的航空航天差不多被西安给“掏空”了。有意思的是当时有个南航,是军队的航空工程专科学校,培养空军技术员的,显然比华东航空学院要低。原本是让南航西迁的,但是当时学校表示西迁困难,所以让华东航空学院西迁,于是南航这所军校得以保留下来,并发展成为211大学。华北地区多所大学组建的航空学院,就是后来的北航,一直留在北京重点发展。此外,像南京中央大学的医学院西迁到西安成立第五军医大学,后来与第四军医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空军军医大学。
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中央开始疏散北京和东北院校,迁往内地或南方。这次以哈军工、中科大内迁为主要标志。其中哈军工被拆解,形成了国防科技大学、南理工、哈工程、解放军理工等院校。1970年由哈工程航院西迁并入了西工大,是西工大航空航天院系的另一个来源。1970年前后北京大部分高校都内迁了,包括北大、清华、矿大、地大等数十家。其中,中科大最后留在了合肥,矿大一部分留在了徐州,地大一部分留在了武汉。其他的院校后来又迁回了北京。
除了这些院校,实际上还有很多科研院所也放在西安,也是为了战略考虑。
了解了历史,你就明白,为何西安会成为中国军工重地。它与重庆、成都属于中国战略大后方。
国家呼唤“大国工匠”,“工匠精神”从哪里来
@光喊情怀有什么用呢,现在的人需要啥,当然是钱了,需要金钱来过生活,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哪一样不是压力山大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钱,没有钱生活都没办法过下去了,还谈什么工匠精神啊,想要安心的工作付出,首先得解决技术人员的顾虑,什么样的顾虑呢,当然是家庭生活上面的问题。
技术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勉强糊口,更不用谈房车教育这些了,这样的情况下谁不想找更好更赚钱的事情去做,这个时候谈工匠精神那有什么意义呢,你给不了工匠想要的,工匠自然不会真的去浪费自己委屈自己的家庭,不要只谈精神,任何精神都是建立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的,满足不了这些谁有时间去谈精神,养家糊口要紧。
德国日本为什么能让员工做一个工作到退休,原因不是喊情怀,原因是人家舍得给员工足够的福利待遇,原因是人家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原因是人家是在物质上面满足了员工,让员工没有太多的顾虑,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员工安心的工作,发挥自己的才华,在名誉上面给于员工足够的好处,解决了这些才能真正的有条件去喊工匠精神。
连生活都没有保障,家庭开销,孩子上学,老人的医疗,还有住房房贷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了大家不堪回首的事情,有这些压力在没有解决,那就不要谈什么工匠精神,因为大家都忙,没有这个时间去听和看画大饼,因为需要生活,生活需要自己去努力做更赚钱的事情,如果工匠能赚钱,就算你不喊也会有大量的人做。
工匠精神是需要满足物质方面需求,解决后顾之忧的条件下,所以光喊没有用的,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光说不练其实能改变什么呢,做一份连基本生活都难以满足的工作,你跟我谈贡献谈精神,这个其实不太现实,提高工匠待遇,提高技术工的待遇,政策上面重视技术工人,那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不是说画一个大饼就能有的。
维持企业的活力,让企业有更多的生存空间,企业现在的生存环境其实也挺难的,利润其实没有多少,各种各样的方面需要打点,导致企业其实想对工人好都很难,企业没有钱,又拿什么去对员工好,员工没有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心思去做这份工作,所以其实环境很重要,不改变环境想要改变技术工那是很难的,其他的不说,先从改变环境做起才是真的,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其他的说什么都没有用。
大国工匠的毕业院校出来了,清北要不要反思一下
清华北大出来的不一定是中国人!这些人很多去了国外,成了帝国主义的帮凶!但西北工业大学出了35位大国工匠:C919的常务设计师,歼20总设计师,直20总设计师,涡扇20总设计师,运20总设计师,新舟700总设计师,ARJ21总设计师,轰20总设计师,涡扇15总设计师,还有空警200/500总设计师,三型空空导弹总设计师,以及CR929总设计师,这些大国工匠都出自西北工业大学。不要迷信清华北大!脚踏实地,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为培养“大国工匠”,国家提出在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一位大学教授。对于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我早就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目前,我国社会各界普遍的认识是,学历层次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逐级升高,但这是按照我国传统的学科专业分设的四个层次。由于我国以前不重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或者说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就把职业技术教育与专科层次学科专业教育等同起来了。综合的结果就是,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是专科生,高教层次最低,……,等等。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或者说是不合适的,严重影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是需要大批职业技术人才的,这类人才是面向企业岗位需求的。但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没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或者说,综合素质好的高中毕业生都上了本科,走上了本科、硕士、博士这条发展道路。而综合素质较不足的高中毕业生只能选择上高职高专院校。这就造成了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企业岗位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招聘不到人,另一方面很多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目前这项改革,方向是对了!这将极大地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招生的起点和质量,综合素质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考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较高水平的大学及其师资队伍、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各种资源都可以用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这会使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多样化,不再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沿本硕博路线向上发展。实在说,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既需要大批学术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批职业技术人才。对于青年人而言,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培养成硕士、博士。对青年人进行分流,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力资源培育的重要一步,对人力资源统筹规划和优化是极为有利的。我个人认为,还应该逐步考虑开设具有硕士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鼓励支持更多的青年人走上职业技术教育这条道路,发展成为技术技能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