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玉成打一字

陈玉成打一字(怎样评价历史上的陈玉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1 08:06:53 浏览6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陈玉成

世人评价陈玉成,多着重一个“勇”字,而评价李秀成,多侧重于一个“谋”字。其实,二人应该恰恰相反,一句话,OOC了。

下面,小编就选取二破江南大营前这个时间段,看一看陈玉成是如何的足智多谋。陈玉成的足智多谋,不但表现在与清军厮杀的战场,还表现在太平天国的政权内部。

二破江南大营之前,天京十分危急,用李秀成的话说,那是围的象铁桶一般。然而,因为陈玉成正在天京西线与湘军作战,一时无法移动。所以李秀成强请出京,找皖南的杨辅清、刘官芳、黄文金等人帮忙解京围。

李秀成走后,1860年1月31日,以张国梁为首的江南大营破浦口沿江垒卡二十余座。

2月1日,江南大营克江浦,九洑洲,天京再次合围。

2月10日,李秀成部自芜湖到南陵,陈玉成依旧在西线与湘军作战。

2月19日,以湘军收复潜山为终点,陈玉成与湘军作战以失败结束。

2月22日,李秀成至广德,陈玉成西线与湘军作战结束后休整。

2月24日,江南大营克天京寿德洲、七里洲、上关、下关。太平天国天京守将纷纷和清军联系,约为内应。

李秀成自广德率领轻骑入浙江。陈玉成依旧在西线修整。

3月6日,与湘军交战结束后的第16日,陈玉成出现在东线战场,然而,他并未援救岌岌可危的天京,而是来到滁州城外,开始攻打这座城市。当时,滁州是太平天国叛将李昭寿的地盘。

3月7日,李秀成从小道向杭州进发,手下人马估计为6、7千人。

3月11日,李秀成到达杭州武林门。陈玉成继续打李昭寿的滁州。

3月13日。李秀成于杭州城外遍插旗帜,以做疑兵。陈玉成继续打李昭寿的滁州。

3月19日,李秀成依靠一千三百五十人的先锋部队占杭州。陈玉成继续打李昭寿的滁州。

3月23日,江南大营张玉良抵达杭州武林门。陈玉成继续打李昭寿的滁州。

3月24日,李秀成以围魏救赵之计得逞,布疑兵撤离杭州。陈玉成继续打李昭寿的滁州。

4月8日,李秀成在建平主持会议,与会者杨辅清、李世贤、刘官芳、陈坤书、黄文金、吴定彩、李远继、赖文鸿、古隆贤。会议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召开,共商二破江南大营大计。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成功的大会。会后,各路援军开始作援救天京的动员、准备。陈玉成继续打李昭寿的滁州。

4月10日,建平会议结束,各路人马进援天京。陈玉成继续打李昭寿的滁州。

4月21日,陈玉成撤围滁州,准备进援天京。

4月26日,陈玉成渡过长江。

4月29日,陈玉成出现在天京战场。

5月6日,在各路援军齐心合力的攻打下,江南大营崩溃。

二破江南大营图

看完这个时间表,大家恐怕会有一种不同以往感受吧!

以谋略著称的李秀成,却敢于仅仅带着几千人马就去攻打杭州。在路途中,为保全后路和声东击西,他不得不几次分兵。最后,攻打杭州的先头部队只有一千三百五十人。在做这件事之前,李秀成可是不知道自己能够成功的。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即使杨秀清在世,也从未敢去派人攻打。一句话,李秀成是和部下拎着脑袋去挑战的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说完李秀成,我们再看一看一贯以“勇”字著称的陈玉成。在天京最危难的时刻,他没有敢于带领几万人马开赴天京城外,而是以攻打李昭寿为名在滁州一带观望了46天之久。如果以游戏来比喻二破江南大营,那么解京围是主线,打李昭寿是副本。不打李昭寿,丝毫不影响主线任务。直到知道援军到达天京附近,陈玉成才恰到好处的渡江,以游戏比喻,是不是有种“神补刀”的感觉呢?

在陈玉成的加盟下,各路太平天国援军顺利的完成了二破江南大营的任务。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李秀成是在雪中送炭,而陈玉成则在锦上添花。

行文至此,不知道大家是否会对陈玉成有了新的认识。通常人们心目中的陈玉成勇敢、单纯,仅仅是个将才。但在真正的历史上,他复杂的多,也聪明的多。即使身在太平天国这样复杂的大单位,他依旧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自身业务能力,即军事才能过硬外,处理上下级及其同事之间的关系,他也是一把好手。

为什么皖北告急,陈玉成却派陈得才西征这一策略是否是错误的

安庆失守后,陈玉成退守庐州。不久,又遭清军围困。在这种情况下,陈玉成却又派陈得才等以三万兵远征,这是何故呢?

让我们回到那个时刻,分析其中原因。

安庆失守后,南方已无援助

安庆之战,太平军各部及南下捻军都损失惨重,“精锐尽丧”。不但安徽战场岌岌可危,淮南捻军的基地定远也难以坚持。

安庆之战,太平军“精锐尽失”,损失惨重。

洪秀全勃然大怒,免去了洪仁轩的军师之职,自己亲自上来操作。

可是,洪秀全情急之下的一连串操作,使得陈玉成的形势进一步恶化了。

洪秀全为了方便招兵,滥封诸王,使得陈玉成部下很多人都封了王,陈玉成调度不灵。

安徽战场的太平军本就损失惨重,兵马无多,却又各自为战,指挥不灵。

北方造反形势良好,招兵条件优越

与之相对应的是:此时北方的造反形势良好。淮北捻军军力很强,发展迅速;而河北、山东等地得造反此起彼伏。

北方捻军等起义部队此时发展迅猛。

而且,这些造反部队都摇尊太平天国。尤其是捻军,与太平军长期联合作战,已经在名义上加入了太平军。

陈玉成退守庐州,本就是为了“广招兵马,早复皖城”,自然需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有利形势。

因此,陈玉成先派马融和、捻军张乐行部北渡淮河,召集淮北捻军。

随后,又派陈得才、赖文光等四王率部向西北发展,招募军马,再图回援。

尚有回旋余地

事实上,此时的陈玉成虽然困守庐州,但尚有回旋余地,即使形势不利,也未必不能坚持。

尽管清军围困甚紧,但陈玉成仍有回旋空间。

庐州往北,有马融和的太平军,再北,有捻军;往东,有巢湖吴如孝,再东,是李秀成。

因此,陈玉成的意图,是以庐州为点、皖北为面,长期坚持。有利,则图恢复安庆;不利,也可撤出庐州周旋。

陈玉成进退有据的想法为何最终失败呢?

人心涣散,军令不行,陈玉成败亡

陈玉成的初步想法是尽可能坚守庐州。

庐州危急时,陈玉成于正月初五、正月十四、正月二十五,三次致书陈得才配合作战。

早在正月十四,陈得才就已经会和了河南捻军,实力得到增强,已经在攻南阳等地。如果见信配合,是有机会解救庐州的。

太平军内部彼此不配合,陈玉成被迫投苗沛霖。

但陈得才一路远征,并未回援(有说法是陈得才未收到信件)。

见庐州难以坚持,陈玉成执行B计划,决计东行巢湖,会和吴如孝。

陈玉成知道,“合肥已失,巢湖必难坚持”。特意致书吴如孝,要求他坚守到陈玉成抵达。

但吴如孝在军力尚完好的情况下,先退出巢湖。陈玉成东退之路被断。

无奈之下,陈玉成只得往寿州投奔“反复无常”的苗沛霖。最终遭到出卖,被俘就义。

可见,如果在太平军军令严整的情况下,以陈玉成的部署,即使不能守住庐州,但全军覆没、兵败身死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可是,太平军早已不是杨秀清时期军令严整、令出必行;也已不复三河镇之战前后,团结一致、协同默契了。

太平军的西北情节

建立陕西根据地的想法,太平军由来已久。

早在广西时期,洪秀全的谋士胡孝先就曾提出,入关中,据咸阳以制天下。

在长沙撤围时,太平军也拿出了两套方案:如在益阳、岳阳能招募水师,则取金陵为业;如募不齐水师,则出河南、入关中。

即使到了天京失陷的绝境,洪仁玕、李世贤等人依然想会和江南各军及捻军,取关中为业。

可是,人心涣散至此,取哪里为业又有什么紧要的呢?

同样,陈玉成以陈得才部远征的想法,如果在人心团结的情况下,不失妙招。但在人心涣散的环境下,任何决策都已经挽回不了局势了。

曾国藩打败太平军的法宝是结硬寨,打呆仗这六字真言高明在哪里

高明?题主莫不是搞错了什么,这个其实就是曾国藩不会打仗,只能用最傻的办法和对方硬耗,靠自己资源多堆死对方。

所谓“扎硬寨,打呆仗”,就是曾国藩要求湘军在安营下寨时必须把营寨修建牢固,避免被太平军偷袭,为此还制订了严格的营寨修建标准。而在交战时,也不和太平军打运动战,固守要点,慢慢修工事,一点点把太平军挤出去,压缩太平军的生存空间,继而达到困死对方的目标。像湘军攻打安庆、九江等城市时,就是慢慢修营寨,把整个城市包围起来,切断太平军内外联系,然后等守军耗尽粮草以后再发起进攻。

这种战术一看就知道非常傻,完全就是和对方拼资源,看谁先消耗不起。然而曾国藩采取这种战术也是没办法。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由于此时清军的八旗和绿营早已糜烂不堪,面对太平军节节败退,不堪一击,加上此时清政府财政紧张,因此无奈之下,只能要求各地督抚士绅自己编练部队,和太平军作战。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了历史舞台。曾国藩虽然一向有才名,而且后来他所统帅的湘军也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但是他不过毕竟只是一个书生而已,对于军事一知半解。

曾国藩所有的军事知识都是来自于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其组建的湘军无论是编制、选兵标准还是练兵方法,都出于其中。因此湘军从本质上来说,和绿营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训练严格一些,而且毕竟刚刚组建,还没有糜烂而已。

所以湘军战斗力虽然比太平军这种纯粹的农民起义军强,不过没有太大的优势,在野战中双方互有胜败。而曾国藩又没有实际军事知识,面对太平军诱敌深入战术没有太多的应对办法,无奈之下,只有根据太平军火力薄弱的弱点,想出了“扎硬寨,打呆仗”这个笨办法。毕竟湘军的背后,有清政府这个庞然大物,比消耗要比太平军有利的多。

所以说这个办法虽然对付太平军还是很有效,不过也仅此而已,算不上高明。

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是怎么死的

作战失利,丢失安庆,解围天京失败,引起了洪秀全不满,严词责备了陈玉成。情绪低落的陈玉成,欲说动地方军阀,安徽庐州的苗沛霖,结果,被苗沛霖诱骗逮捕,交给了清军胜保,英勇就义。牺牲的很壮烈。比李秀成强太多了。是个大丈夫。

同为太平天国双星,清军为什么要劝降陈玉成

谢谢邀请,因为陈玉成被俘虏时,太平天国并没有完全灭亡,所以需要陈玉成去瓦解太平天国,所以清军会劝降陈玉成。而李秀成虽然投降了,但是李秀成被俘虏时,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已经被攻破了,所以同样都是太平军首领,李秀成会被清军杀,而陈玉成会被清军劝降。

陈玉成和李秀成谁比较厉害

李秀成和陈玉成,二人相似之处实在太多了。他们来自同一乡同一村,他们同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顶梁柱。

那么,他们两位谁比较强一点呢?

先开个玩笑,按照今天“颜值即正义”的说法,陈玉成完胜!因为陈玉成“貌极秀美”,是一个超级美男子,哈哈,人帅则无敌!你服不服?

陈玉成屡次被敌人称为“貌极秀美”,既秀美,又勇猛,也许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演吧。

好了,言归正传,这两人在军事风格上、能力结构上、处世方法上都极为不同,让我们一个个展开来对比一番,您可能就能得到答案了。

军事风格:“狡悍” VS “狡诈百端”

总的来说,这两位的军事才能都没得说。不过,从清朝官员和后人对二人的评价中,我们能看出其中的不同。

对陈玉成的评价,是“狡悍”。“玉成凶狠亚秀清,而战略尤过之”、“凶狡无比,善摧大敌”。

对李秀成的评价,一般都强调在“狡”字,对他的“悍”则评价不高。曾国藩说他“狡诈百端”;李鸿章甚至说他“不甚耐战,而最多狡谋```狡侩异常、诡谲多谋、谋狡而稳”```

李秀成作战风格“诡谲”,但不擅打硬仗。

可见,相比之下,李秀成擅长谋略,但打硬仗似乎不够狠。

李秀成用兵确实多谋,善于调动敌人,掌握战场主动权。他的经典战役是“围魏救赵”,攻杭州调动江北大营敌军,一举破敌;此战中,面对杭州随时可破的局面,他毫不恋战,见调动敌人的目的已达到,即立刻回师击敌,作战分寸的拿捏可谓炉火纯青。

在太平军早期转战各地、北伐大军转战北方时,常常把握不好攻和走的分寸而吃亏。而李秀成显然拿捏到位,奇谋百出。

可是,相比之下,李秀成打硬仗就差一些了,尤其是安庆解围战中,他千里转战,坐拥数十万大军,却不敢和湘军做直接交战,甚至遇到鲍超几千人马就避而走之,这些行为连对手湘军都大跌眼镜,在秀成被俘后,赵烈文等人还专门就此事跟李秀成掰扯了很久。

相比之下,陈玉成打硬仗的能力就强多了。他一开始名震三军,就靠着“先登”武昌城,活脱脱一个猛将的姿态!

陈玉成出道就是猛将之风。

在东征中,他孤身小舟,进入镇江,联络镇江内外太平军,一举破敌!

在三河镇,他面对李续宾嚣张的突击,沉着应对,稳定部众,终于在李秀成等人的配合下取得“三河镇大捷”。

可以说,太平军中像他这样善于打硬仗的将领,确实凤毛麟角。

同时,陈玉成可不是一位有勇无谋的家伙。洪秀全都曾经说“外事不决问成天成天豫”,甚至“凶狠亚杨秀清,而战略尤过之”。

就军事才能而言,我们并不能随便说二人孰优孰劣。

但是,当后期的敌人是“但求立脚之稳定,不论逆氛之增长”的湘军时,调动敌人的难度大大增加,过分依赖打“巧仗”解决不了问题。此时,陈玉成“善摧大敌”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可惜,陈玉成出局太早了!李秀成也只能叹息“我无助矣”。

政治治理才干:李秀成表现更卓越

李秀成在这方面的才干似乎要好很多。

他在经营苏浙期间,他能够推行务实的财政、土地政策,使得苏浙地区农业、工商业都得到了恢复。

与石达开在江西、安徽时“天高皇帝远”偷偷推行务实政策不同,李秀成的政策是与洪秀全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推行的。农民“租田自产”,既没有从根本上触犯《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归圣库”,又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使得苏浙一片“丰年景色”;他鼓励工商业,“借钱”给无本者做生意,使得苏州“盛于未乱时”。

李秀成在苏州实行良政,很有成效。可惜,李秀成外出作战期间,留守的太平军破坏劫掠,祸害甚多。

只是,由于太平天国缺乏足够治政经世人才,而李秀成本人战斗任务重,当李秀成外出作战时,留守的陈坤书等人随意破坏、劫掠,使得这种好景快速结束,给当地人民还带来了祸害,殊为可惜。

相比之下,陈玉成在经略安徽等地期间,或许由于安徽长期受到湘军巨大的军事压力,在政治改革、经济治理上的亮点不多。

怀柔VS强硬:风格不同,效果都不佳

太平天国时期,人心浮动,在对待敌军、友军、微妙势力时,李秀成和陈玉成的风格差异极大,甚至发生过严重的分歧和争论。

李秀成,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他一直主张采取“怀柔”政策。

对待韦俊,就是一例。韦昌辉被打倒后,韦俊的处境十分微妙。但李秀成一直为韦俊说好话,劝阻对韦俊的处罚。


韦俊迟迟没有叛降,也有感激李秀成的因素在。

对待李昭寿也是这样。李昭寿是他的爱将,在献城投敌后。李秀成甚至与李昭寿保持着书信往来,甚至想劝洪秀全采取措施,把李昭寿争取回来!

而在对待敌军俘虏上,李秀成甚至显得有些“骑士精神”。他厚葬王有龄,不杀赵景贤;任用愿意投降的旧清朝官员和知识分子。

对此,清朝方对他的评价是“假仁假义,慈爱军民”。

相比之下,陈玉成的态度就强硬得多。

清方对他的评价是“嗜杀”。被他俘虏的清朝官员,一般都被直接处死。而对于有可能投降的动摇分子,玉成也都采取坚决手段予以镇压。

陈玉成对李秀成的怀柔不以为然,曾经评价:“李秀成的那些做法,都是太平时的做法,现在无日不争战,人心未定,还指望行这种仁义之事吗?”

尽管两人的举措风格都完全不同。不过,二人的似乎在这里没有分出胜负。

尽管李秀成爱惜军民,但到了后期:那些对他本人充满尊敬的大将一样自行其事,不听调遣;那些动摇分子,虽然不忍加害他,但该投降的照样投降,该互相攻击的照样互相攻击。甚至,倒了最后,尽管他受到百姓爱戴,但该出卖他的,照样出卖了他。

也许,确如陈玉成所说,乱世之时,人心险恶,不足为恃吧!

但是,陈玉成的强硬政策效果也不好!

尽管陈玉成的强硬政策使得自己的队伍保持了相对团结。但是,当安庆失守,当洪秀全滥封王以求招兵方便后,各部也都不听调遣,吴孝如不坚持到他抵达就撤退,使陈玉成最终无法,只得寄希望于苗沛霖,最终被出卖而死。

气节:疑点太多,不做评价

在被俘后,陈玉成痛斥对方,拒绝招降,最终被害,让人唏嘘不已。

陈玉成最后的气节,值得尊敬!

而对于李秀成最后时刻的气节,则历来争论颇多。他似乎“阱虎乞怜”,有求生之愿。但由于他的最后时刻被曾国藩篡改太多,不便评价。而他试图请曾国藩饶恕广西老兄弟的举动,也是最后的责任使然。他最后被杀时所做的绝命诗,也是慷慨激昂,被杀时的表现,看起来实在不像是贪生怕死之辈。

总而言之,二人都有常人不及的本事,也都有成就大事的缺点,如果遇到刘邦、朱元璋这样的明主,因才而用,或能成为徐达、常遇春。

可是,他们遇到了洪秀全这样的主子。

李秀成的谋略过人、善于治政,洪秀全却只愿意用他四处作战,既不用他的谋略改善大局(如让城别走),也不帮他打理好根据地;使得李秀成东奔西走,失去基本,一度顿于雨花台与擅长“结硬寨”的湘军打硬仗。

陈玉成“善摧大敌”。可是,自从三河镇大捷后,洪秀全再也没有有效督促各军统一指挥,使得陈玉成、李秀成配合失去协调,整个安庆保卫战配合极其混乱,陈玉成最终无力支撑局面,丢失安庆,兵败身死。

如果非要对二人比出各高低来,我认为:

如果把他们看成战将,陈玉成更为全面;如果把他们看成支撑太平天国的顶梁柱,李秀成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更全面。

这是我的看法,不知您怎么看呢?我很接受反驳!

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

清军在对待被俘获的太平天国将领问题上,有三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劝降而不杀,二种是劝不降而杀,三种是不劝便杀,而且杀的手段极为残忍。其中,处理韦俊就是劝降不杀。处理陈玉成就是劝不降而杀,处理石达开便是不劝便杀。

那么,为什么清军抓到韦俊和陈玉成后,要劝降他们,而不劝降石达开呢?

(韦俊剧照)

关于韦俊,准确地说,还不是清军抓到他,劝他投降,而是他主动投奔清军的。

韦俊为什么要投奔清军?有两个原因:一是韦俊在守卫武昌的时候,被清军包围了9个月之久。韦俊已经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二是当时正好发生了天京事变,洪秀全借韦昌辉的手,杀掉了杨秀清,又对东王府进行了灭门,而且清洗了东王的部下。接着,洪秀全又让石达开回来,杀掉了韦昌辉。这样一系列的变故,让韦俊怀恨在心,因此,他主动打开武昌城门,投奔了清朝。

韦俊投奔清军后,对于清军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毕竟这是太平天国的将领主动投奔过来,这是第一次。所以,优待韦俊,就意味着瓦解太平天国的军心。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清军封韦俊为参将。让他带来清军围攻天京。

陈玉成被抓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走到了最后的阶段。不过还没有完全覆灭。还有很大一部分有生力量。这时候,清军将领胜保极力劝说陈玉成投降,并以荣华富贵来诱惑他。

清军这样做,其意义也是为了让陈玉成带个头,从而引诱更多的太平军将士投降。当时清军和太平军的交战,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陈玉成能投降,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有一大帮清军将领跟着陈玉成学。

(陈玉成剧照)

不过,英王陈玉成毕竟是英雄,他临危不惧地说了一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然后从容赴死。体现了一个革命英雄的本色和气概,让清军的阴谋落空。

但是,清军对石达开的处理方式完全一样。当时石达开在大渡河边被清军围追堵截,太平军在突破无望,只剩下两千人的时候,石达开为了救这两千人的命,主动前往清营。他当然不是去投降,而是想用自己的命,把这两千人救出来。不过,石达开想得过于天真。清军不但立刻把他抓起来,而且也没有放过太平军这最后的两千人。

清军抓到石达开后,用非常残忍的凌迟手段,杀害了石达开。那么,清军为什么不劝说石达开投降呢?我觉得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石达开剧照)

一是石达开是主动前来赴死的,不是抓住的,不存在劝降他的问题。

二是当时石达开的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如果要劝石达开投降,必然是为了引诱其他人投降。没有什么可引诱的,自然用不着劝石达开投降了。

三是石达开是从天京出走的一支部队,虽然当时太平天国天京政权还在,但是,毕竟石达开的部队,和天京政权是有很大矛盾的,劝降石达开,对于瓦解天京政权没有太大的意义。

四是清军实在很痛恨太平天国,抓到太平天国的将领,劝降的很少,大都是处以极刑,以之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

五是石达开是英雄,他有一股凌然的正气,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投降的。就算劝他,也是白费力气。

总之,清军处理被抓住的太平军将领,都是站在不同时期不同立场来考虑的,因此处理方式不一样。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英王陈玉成有多少个老婆陈玉成与李秀成关系如何

1862年6月4日,英王陈玉成被投降清军的奏王苗沛霖诱捕,在河南延津西校场关帝庙被清军凌迟处死,年仅二十五岁。他在生前有三位妻子,即蒋桂娘、王氏和吕氏,其中蒋桂娘一直活到上世纪二十年代。

陈玉成,广西藤县人,与忠王李秀成在同一个村。天京事变后,首义六人只剩天王洪秀全,陈玉成与李秀成迅速成为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他俩的关系经历从同乡死党到貌合神离,直到走向决裂,陈玉成的死与李有很大关系。

英王陈玉成的三位妻子

第一位妻子蒋桂娘:蒋氏是湖北麻城人,是英王陈玉成结发之妻。蒋桂娘从小练得一手飞刀绝技,跟随父亲加入太平军。1860年,十六岁的蒋桂娘陈玉成成婚。第二年,儿子陈天宝出生,两年后陈玉成被杀。

在天京沦陷前夕,蒋桂娘带着年仅三岁的儿子,化装成难民逃出天京。一路乞讨着来到湖南衡阳,当时清军正在广西搜捕太平天国余党。她只好从耒阳辗转来到永兴,停留在了一个叫兴宁的小县城。

(中为蒋桂娘)

为了抚养儿子陈天宝,她给大户人家当佣人来维持生计。天宝十岁时,蒋桂娘将其送去学医。成年后的陈天宝迎妻生子,长子叫陈富初,次子叫陈慎初(早夭)。陈天宝在四十五岁时因痨病去世。

蒋桂娘再次将孙子陈富初抚养成人,并为其娶妻和置办家业。到了1926年,蒋桂娘病重卧床不起,她才决定将自己的英王陈玉成夫人的身份公诸于世。八十一岁的蒋桂娘召回了孙子陈富初和重孙子陈荣贵,并拍了张全家福。

她临终时告诉陈富初,他的祖父就是英王陈玉成,老家在广西藤县,回到藤县,英王才算后继有人。蒋桂娘去世五十三年后,陈富初次子陈久年将那张珍贵的全家福照片交给了历史搏物馆珍藏。1980年,陈氏一家回到藤县定居。

第二位妻子王氏:王氏是江南富豪王信照之女。天京沦陷时,王氏趁着混乱带着四岁的儿子陈三元和英王册封的文件逃出天京。在途中被清军鲍超部的徐月捐截获。徐月捐王氏纳为妾,将陈三元改名为徐山元。

王氏后来为徐月捐还生了二儿三女,生活过的还不错。徐山元在四十二岁因为恐惧选择了出家,晚年的王氏陪伴儿子徐山元,整天吃斋礼佛,死后被葬在会龙山旁。到了民国后,徐山元将自己身世和英王册封文书公诸于世。

第三位妻子吕氏:据说吕氏容貌极其美艳,她是作为随军家属跟着陈玉成到寿州。后来陈玉成被害后,吕氏被清军大将胜保纳为小妾。胜保落难后,吕氏又被另一个叫德楞额的将军掳走。从此之后,再无吕氏任何记载。

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的关系

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和李秀成艰难的支撑着危局。这两人不但是同县老乡,还是同乡同村的发小。李秀成在自述中曾说:“至玉成在家,与其至好,上下屋之不远,旧日深交,来在天朝,格宜深友。”可见二人感情之深。

这种感情也体现在屡次的征战中,二人互相帮助,齐心合力,一起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在攻占江南大营时,两人密切协作成就大功。此后陈玉成又解救李秀成于被围的桐城,之后二人又合并攻下霍丘。

接着二人一举打垮了湘军的江北大营,天京第三次被围后,李秀成难以支撑,陈玉成率军解六合之围。随后再次打败清军江南大营,二人结成了血与火的情谊。然而,再深厚的情谊也摆不脱“不可同富贵”的魔咒。

太平天国的管理制度比较特殊,各王都有自己的管辖地盘,形成单独的封闭体系,别的将领是无法染指的。扩张势力成了各王明争暗斗的主角,陈玉成的崛起比李秀成快,占领的地盘也比李秀成大的多。

1859年,陈玉成被封为英王,而李秀成也有了江北地盘,与陈玉成很快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两人的关系也悄然变化。李秀成暗助韦俊攻打陈玉成,再加上李秀成每战都有所保留,致使二人关系彻底破裂。

1861年,陈玉成战事吃紧,多次向李秀成求援。李都答应,但以各种理由拒不发兵。同年底,陈玉成自庐江向李秀成求援,当时李兵马已在江西,但却敷衍了事。使得曾国藩断言:李秀成不救北岸,将来必有仇杀之日。

第二年,庐州已成孤城,陈玉成已对李秀成彻底死心,只能求援于张乐行等人。而李秀成也是置若罔闻,任其自生自灭。无奈之下,陈玉成只能向奏王苗沛霖靠拢,岂不知苗已投靠清军,最终陈玉成被凌迟处死并枭首示众。

综上,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因争权夺利和小农意识使得二人反目成仇,其关系的突变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客观地说,陈玉成在军事上要远胜于李秀成,但在政治上却是远远不及李秀成,最终导致了兵败身死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