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明日立冬,俗话“立冬宜雨不宜晴”,老祖宗到底想表达什么
立冬这天晴,
表示勤寒流,
以后冷的很,
东南风又阴,
今年一定温,
虽然不全准,
祖宗经验本,
预备级别问,
生活照常奔,
早些打算对。
今年立冬很不一般,俗话说:“立冬破了头,遍地起坟头”,啥意思
“立冬破了头,遍地起坟头”的本意是指来到了立冬这个节气,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冷,人们的抵抗力会越来越弱,身体患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对于体质弱的那些花甲老人来说,过年如过关。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一句老话,或者说简单“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
在以前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医疗科学技术不甚发达的时侯,可能还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老人越来越注重养生的今天来说,只能起到一个警示或者提醒作用。
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毕竟是老祖宗日积月累生活经验的总结,我们应该“去其糟粕,留取精华”,为我们健康负责,为我们生活服务。
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怕冷怕寒病症的老年人,“立冬破了头”之后,要特别注意养生:
一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对于老年人来说心态决定寿命,心态决定晚年生活的质量。
老人要看淡一切,除了与身体健康有关的事情,家里的大小事务要放心交与孩子们去打理。
家中除了原则性的事,老人要慎言、少讲、少添麻烦,凡事要以维护家庭和谐为主,要以有一个好心情为主。
另外,养生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不要轻信或夸大保健食品、药品的功效,不要给孩子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二是养成一个良好的休息习惯
“立冬破了头”之后,老人要养成一个早睡、晚起(稍微晚起一会儿)的习惯,要给身体充足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老人上了岁数之后,晚上要上看书、少看电视,冬天最好的休息时间为晚8:30至早晨7:00。
睡觉之前泡泡脚,早晨起床时要先睁开眼睛、慢慢转动头部、四肢,三五分钟后再慢慢坐起穿衣。
三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老人要始终坚持刷牙、洗脸,要常洗澡、常换衣服,而且衣服尽量穿棉质、柔软的,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注重保暖。
这样既能保持身体凊洁干净,免受细菌侵入,同时也能有效祛除身上的“老人味儿”。
四是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
老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说散步、打太极拳、练练书法等等。
要让身体适度“动”起来,延缓身体机能衰老的速度。
五是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老人要特别注重自己的饮食,要尽量少盐、少糖、少脂肪,多食“粗粮”多食膳食纤维多的食品。
今年立冬不一般,是指三土压冬,主要是今年冬季大冷大寒大湿易细菌滋生,所以老年人更要注重养生。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天马行空WD,欢迎关注留言。
立冬将至,俗语“立冬晴,养穷人”啥意思立冬晴天好不好
导语:再过4天,就是2020年的立冬时节了。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入冬的第一个节气。在老百姓心目中,每个节气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所以有关于节气的俗语就特别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立冬晴,养穷人”这一俗语。
虽说,从气候上来划分,冬季真正开始是在连续5天气温降至10℃以下。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立冬”时节就是进入冬天的标志。正所谓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们也开始享受丰收、休养生息。
立冬之后,昼短夜长,太阳光照减少,地表蓄热也越来越少,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之后强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而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经很寒冷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开始降雪。
立冬晴,养穷人
古人一直赋予二十节气以一种神圣的使命,认为这一天的天气状况能决定之后一段时间的天气走向。所以,他们会觉得,“立冬”这天如果天晴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当年的冬天会以晴好天气居多,比较温暖。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大多是吃不饱穿不暖,茅屋草舍更是四面透风。一到冬季,严寒难挡,又无钱添置衣物棉被,无钱购买取暖工具,无钱修补漏风漏雨的土屋,冬季越冷,百姓越难捱过去,被冻病、冻死的不在少数。
所以,从生活角角度来说,老百姓当然是希望冬季越暖和越好,白天晒晒太阳,晚上不至于太冷,这样,穷苦人家就能熬过去了。
不过,我们现在也都明白了,单以“立冬”这天的天气状况,是不能来决定之后的天气变化的。“立冬晴,养穷人”这句俗语,无非是寄托着老百姓们面对自然环境束手无策时的一种美好期盼罢了。
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光照,气温,地面的水源,植被等等,同时还会受人类的影响,比如污染等。
而且现在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大改变,即使是古人们总结所得的大概率的天气特征,到现如今也不一定适用了。
立冬晴,也未必能养穷人
虽说冬季晴暖,有助于百姓舒适过冬。但是,换个角度,从农事上来说,冬季过于晴好,未必就是件好事了。
因为冬季晴天多,温度高,就会形成“暖冬”。从气象学上来定义,暖冬就是当年某个区域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0.5度。暖冬天气,气温普遍偏高,雨雪天气极少。
如此一来,一是温度不够低,不能冻死潜伏在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等到来年,就会大肆祸害庄稼;二是雨水较少,越冬作物会缺乏水分,长势不良。待到来年开春,因为没有积雪融化成水,也不利农作物的返青和生长;三是冬季过于温暖,很有可能待到春天却有寒潮杀回,形成“倒春寒”,给农作物以致命打击。
因为“暖冬”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就会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粮食欠收,农民生活更加困苦。所以,冬季到底是暖和好,还是寒冷好,对于在土里讨生活的农民来说,真的是件很矛盾的事。
正如杜甫在《卖炭翁》中所写“心忧炭贱愿天寒”,那个可怜的卖炭翁,明明已经衣不蔽体,冻到僵硬了,可还是希望天气能够再冷些、再冷些,就为了能将炭多卖几个钱。正所谓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凉不凉,来年卖房。”农人们又何尝不是这种心态呢?
?点右上角“关注”,看陌上花每日给您带来各种农村趣闻杂谈和农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