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信拜将

韩信没有领兵经验仍被刘邦拜将,背后的博弈是什么?古代拜大将军有哪些步骤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0 04:46:06 浏览6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韩信没有领兵经验仍被刘邦拜将,背后的博弈是什么

如果单从表面上看刘邦拜将的确荒诞不经。韩信是啥?一个因饱读兵书而不务正业的混混,先在朋友家混,而后又接漂母的嗟来之食。这些还不算,闹市中还受胯下之辱。

陈胜、吴广起兵,韩信投靠了项梁,项梁死后,项羽倒是给了他一个官执戟郎中。无奈的韩信又投靠了刘邦。在刘邦的军营中,也不过是个管粮的官。结果因违法被判死刑,刑场上因高喊:“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那为什么要杀壮士?”惊动了夏侯婴,夏侯婴因听喊话出言不俗,便在刀下留下了韩信,并推荐给了刘邦。刘邦也正处用人之际,还是给韩信提了官,但还是个小官。

韩信之所以逃离楚营,历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地投奔刘邦,岂是个有饭吃即可满足的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继续逃。“韩信逃了。”萧何急了,来不急向刘邦汇报,上马就追韩信,于是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萧何追韩信?这倒使刘邦奇了怪了。萧何说“汉王若想得天下,唯韩信可助也。”于是,刘邦这才肯与韩信长谈。

好,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韩信到底有什么奇才,能无一点军功就登坛拜将。

韩信的军事才能

《史记》里太史公把韩信的形象描绘的非常丰富,在军事上如鱼得水,运筹帷幄,所向披靡,他凭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战无不胜。就因为他在政治上头脑里少根弦,所以成为千古悲情英雄,令人扼腕叹息。

韩信不仅有军事谋划才能,同时还具有攻城掠地的实战才能。他在军事领域中所表现出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知人善用的宽广胸襟也令后人所敬仰。他即懂“攻城”还懂“攻心”,是一位具有文韬武略又兼有实战经验的军事家。

一、谋划才能

韩信的深谋远虑,决胜庙堂的谋划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登台拜将时,和刘邦的一番精彩讨论。首先,韩信为刘邦分析当时天下大势,韩信将刘邦和项羽进行了一番对比。

明确指出,项羽的几个弱点,他说项羽徒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他背信“怀王之约”,致使“诸侯不平”,且其“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所以项羽表面强大,其实很容易被削弱。同时,韩信建议刘邦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的将士,用封赏城邑鼓励功臣,用思乡情激发将士们打出蜀汉,夺回关中。这样刘邦就可以树立自己的威名,削弱项羽的力量,然后与项羽抗衡。

其次,他又向刘邦分析了三秦之势,指出章邯为求荣讨好项羽,不顾项羽坑杀的二十万降卒生命,举出董翳、司马欣三人不得人心的事例。说出刘邦入关的“约法三章”的得民心之处。鼓励刘邦大举东进,平定三秦。

而韩信比番的侃侃而谈,是他早已将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结果。这次谈论完全可以和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隆中对》媲美。明人杨维桢在《史记评林》中说:

韩信登坛之日,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此三秦还定之谋,卒定于韩信之手也。

二、实战才能

韩信不只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他的实战才能也是令人叹为观止,袭安邑,虏魏豹,北破代,擒夏说;东井阱,破赵兵,斩陈余,擒赵王;袭齐历下军,败楚二十万援军,杀项羽悍将龙且;最后与项羽决战垓下,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韩信一手用疑兵,一手出骑兵,井阱之战,韩信的“背水阵”以示“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韩信的这些才能,不仅在楚汉战争时期,英雄辈出的年代少有。就在整个中国军事史上,也是少有的天才。

三、知人善用

在井阱口战役中,广武君建议成安君说:我先带二千人抄小路偷袭汉军粮道,断汉军辎重。你们坚守不出,迫使汉军进退不得,这样汉军就可以不攻自破。可惜,成安君刚愎自用,小看了汉军,也难怪,赵军二十万大军以逸待劳,怎么会怕区区两万长途奔袭的汉军?他没听广武君的话,结果兵败被杀。

广武君被俘后,韩信召见他,并是为他松绑,礼贤待之,还诚心诚意地向他讨问军计。明人代茅坤说:

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

《史记钞》

刘邦拜将的谋略

巨鹿之战之后,项羽的威望大大提升。刘邦虽然有“怀王之约”先入关中,奈何当时军事实力太弱,打不过项羽,只好乖乖躲入汉中。然而,刘邦是心怀天下之人,怎么可能长久躲在汉中?当萧何明确告诉他,欲夺天下,必用韩信时,他也不得不赌一把了。

其实刘邦也不是乱用人的,韩信刚到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一个管粮仓的小官。当他看到萧何月下追韩信,就算他不相信韩信,也得相信萧何,因为他太了解萧何了。分析刘邦拜将,我想应该有这四个原因。

1、生死存亡之际

刘邦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想啊,一个欲夺天下的人,让他常期困在汉中,那还不如让他死。再说了,他心里也明白,待项羽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刘邦,刘邦又怎能甘心被鱼肉?

2、一无所有

刘邦虽然被封为汉王,得了汉中,但是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项羽可以给他,也可以收回。那么,拜韩信为将,韩信赢,刘邦赢天下。韩信输,也不过是输掉二万弱兵。那个年代,二万弱兵的本钱不小,但也不大。后来事实也证明,韩信会变,他可以把普通的农夫变成骁勇善战的精兵。

3、非常规思维

此时的刘邦已经无计可施,他只能逆向思维任用一个不起眼的韩信。

4、头脑清醒

刘邦非常拎得清朋友和大将的关系,虽然,他对沛县和他一起起义的那些朋友们很好,但是,经过了几年战争的摸爬滚打,他发现他的这些朋友都不是大将之才,不能帮他定天下。

韩信说:项羽是英雄,他什么都能自己摆平,不需要人帮忙。而你刘邦是平常人,你需要有人帮忙。结果有人帮忙的平常人胜利了,不用人帮忙的大英雄失败了。

总结

刘邦的确很平凡,他不如萧何,不如张良,不如韩信。但是,他最后赢了。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平凡,所以他愿意听信别人的谏言,也愿意任用各种人才。“平凡”才是他取得天下的大谋略。

古代拜大将军有哪些步骤

简单来说,看时代。

大将军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武将封号,始于战国,直至清朝,但不同的时期的大将军职权相差极大,有的只是高级武职后缀,有的却是军队最高统帅甚至军政一手抓,拜大将军的步骤也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汉朝以前:庄严隆重

“将军”一词的意思就是统军者,春秋时期列国常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说明他们一军之帅的身份,并不是正式官名。

到战国时期,秦赵燕等国把将军当成正式官名,并且出现了前将军、后将军、上将军这些职务,常以上将军为最高军事武官,比如白起就曾是秦国的上将军。

大将军在战国时期是不如上将军的,但这一情况在秦末出现了逆转,因为日后统一天下的汉国,将大将军定为最高军事武官,其核心事件就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在萧何的劝说下,刘邦决定拜韩信为大将军,他想把韩信叫过来给个大将军印就差不多了,可萧何觉得这样太无礼,为了表示对韩信的尊重,一定要按照礼数来,选个良辰吉时,事先斋戒,然后封坛拜将,这样才行。

萧何本人不是儒生,这套规矩也不是他现创的,显然在此之前正式的拜将流程就是如此。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而不是上将军,可能是因为项羽曾经当过上将军,而上将军的翻身,要等到隋唐了。

汉朝:使者送印

西汉前期大将军并不常置,只在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韩信在垓下之战后被刘邦剥夺军权,封为楚王,显然已经卸任汉朝的大将军;七国之乱时,窦婴被任命为大将军,叛乱平定后即解除。

到汉武帝时期,大将军这个称谓有了一点变化,虽然它仍然是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之上,但却跟最高的行政官职有了勾连,这源于汉武帝的中外朝制度。

鉴于相权过大,汉武帝开始让自己身边的亲信参与决策,分享丞相的行政权。这些人直接对皇帝负责,不需经过丞相,被称为中朝,而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则是外朝,朝政大权逐步由外朝转入中朝。

一开始,中朝的首领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他的职务正是大将军。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卫青率领三万骑兵进攻匈奴,大破匈奴右贤王部,俘虏小王十余人,匈奴人一万多,牲畜达千百万头。得到捷报,汉武帝应该是欣喜若狂的,立刻派人加封卫青为大将军,这是对其战功的褒奖,不过于礼仪来说,已经简略得多。

大将军是军职,所管多为军务,虽然卫青的建议常被汉武帝采纳,但一向谨慎的他并不经常插手内政,此时大将军还算不上中朝领袖。

霍去病崛起后,汉武帝特设大司马,加在卫青和霍去病两人身上,大将军和骠骑将军视为平级。卫霍二人都善于明哲保身,并不恋权,直到汉武帝去世,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名义当政,权力远超丞相,大将军才真正成为中朝领袖。

《文献通考》载:“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

之后西汉的最高行政官就由丞相变成了大司马大将军,汉成帝后期将大司马由加官转为本官,大将军被废置,大司马成为最高行政官。

东汉初年大将军改为在三公之下,汉和帝时期窦宪任大将军,因为勒石燕然的功绩和外戚的权势,百官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

东汉的大将军开始也不常置,常常是战乱需要或者奖励战功,而且担任者多为外戚,比如汉安帝时期西羌叛乱,外戚邓骘率军出征,班师后出任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也正是汉安帝坏了规矩,始终以外戚耿宝为大将军,且常年在京师处理政务,汉顺帝时期皇后的父、兄、弟相继为大将军,位同三公,大将军走向了西汉大司马的位置了。

东汉开始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比如开国功臣景丹为骠骑大将军,还有建威大将军、中军大将军等等。

汉朝以后:诏书任命

汉末以后战乱频繁,将军号泛滥成了白菜,大将军也不再具备唯一性,东汉开创的冠号法被发扬光大,各种大将军如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横空出世,南北朝时侯景更是自封宇宙大将军。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将军已经从唯一的最高武职贬值成了高级武职的尾缀。隋朝时,大将军是统率禁军高级将领,唐朝时被改为了二把手,位居上将军之下。同时从唐朝开始,大将军是武散官的最高级,虽无实权,但听着很威风。

宋朝时大将军已经成为空衔,再无统率军队的权力。但到了明清时期,这一现象又出现了反复,明清时期又像汉朝那样,在战争时期特派大将军统兵,或作为统兵者的后缀,比如徐达、冯胜都担任过大将军,清初豪格也曾为靖远大将军,也都是战后即撤。

很显然,汉朝以后大将军先是从中央到地方,接着又从地方到中央,但职权的变化,基本昭示他们不再需要封坛拜将这种繁琐的程序。

韩信早期从未有过带兵经验,为何拜将之后可以战无不胜

用脑读历史,用心讲故事,欢迎关注【讲古场】

韩信在刘邦登台拜将之前,确实没有任何统兵打仗的记录,更不用说克敌制胜的记录了。但是一个优秀将领的经验并不一定来源于亲自领兵打仗的过程,还有其他的途径。历史上,一出道就未尝败绩的将军有很多,比如孙膑、白起、岳飞……这一类人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下面我们一一进行说明。

一、获取他人的经验

韩信虽然在出道之前,没有统兵打仗的经验,但是他很早就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一定也参加了很多的战争。项梁死后,韩信在项羽身边担任郎中,参与了项羽在入关之前的所有战争。这些战争,有胜利的也有失败的,有以少胜多的,更有以弱胜强的。项羽的成名之战——巨鹿之战,韩信也一定是参与了的。在这些过程中,很有心的韩信一定在暗中总结经验,将来为自己所有。

另外,当时天下顶尖的军事人才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韩信,一个是项羽。在韩信出道之前,就只有项羽一人。韩信在投靠刘邦之前,虽然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但一直跟随在其身边,耳濡目染,加上韩信的分析总结,一定是受益匪浅。这些他人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让韩信逐渐的形成了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变成了自己的经验。

二、获取前人的经验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取前人的经验。韩信一定是读过很多兵书,吸取了前人很多的经验。这一点史书上虽然没有正面的记载,但是却在一段对话中,表现出了韩信博览兵书、融会贯通的一面。

韩信帅兵,通过井陉一战而灭赵主力。战后,很多将领向韩信请教兵法。诸将表示,兵书上说不能够背水列阵,而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按兵书办事,反而却赢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呢?韩信回答说,我就是按照兵法去布阵的,只是你们读兵书读的不仔细吧了……这段记载说明韩信不仅熟读兵书,而且还认真思考,理解了前人经验的精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以才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三、优秀人才的共同特点

韩信既能够从别人指挥的战斗中取得经验,也可以通过熟读兵书、认真思考吸取前人的经验。但是这样的人很多啊!可以说,每一个将领都看过别人打仗,也都接受过其他人的指挥,更看过很多的兵书,也是倒背如流,那为什么是有一个韩信呢?这就涉及到优秀人才的一个共同特点——悟性。

上天是公平的吗?也许在整体上是,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就不是了。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就是聪明、智商高、悟性强,而且还谦虚谨慎、勤劳善良。哈哈,是不是很羡慕这样的人。虽然很少,凤毛麟角,但是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韩信就是同时代的佼佼者。所以,他能够以项羽集团的非核心成员,就能够学到项羽的本领,还总结出了项羽的弱点。仅仅靠死的文字的记载,就领会了战争的艺术,懂得根据实际情况而排兵布阵。正因为如此,韩信才被萧何称为国士无双。

附件:韩信与手下人对话的原文摘录

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亲若关注我,我必不负亲!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何评价韩信与萧何的关系

谢邀!

准安的韩侯词中有一副名联,十分形象的概括了韩信的一生:生死一知己(成也箫何,败也箫何),存亡两妇人(即存于漂母,亡于吕后)寥寥十字,因果毕现!

箫何月下追韩信是为了江山社稷举贤任能。帮吕后诱杀韩信是为了自保。


萧何月下追韩信,追回后韩信官拜大将军,留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谢谢邀请,发表一下个人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萧何,韩信,刘邦在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萧何追韩信的前后经过。

大致经过

秦朝统一天下后,废除分封以法治天下,由余人民对政策不习惯,更兼秦朝不停的劳役和兵役让人民不聊生,人们都怀念诸侯王的时代,但畏惧秦始皇的威势,没有大规模的动乱。等二世继位,更是变本加厉的奴役百姓,终于激起民变。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六国贵族之后趁势崛起,天下大乱。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陈胜、吴广、魏咎、田儋、项梁等枭雄相继战死。为了重新振奋人心,楚怀王抛出一个约定。谁先进关中灭了秦就封谁为关中王。刘邦采用巧妙的策略,以较小的代价先到关中。而项羽历经艰辛,打垮秦军主力,赢得了反秦义军首领的实际地位,后进关中。鸿门宴上项羽压制了刘邦。项羽不按楚怀王的套路,重新做了分封,把刘邦封到汉中。更过分的是项羽在关中一通烧杀,扬长而去。

韩信是项羽帐前执戟郎中,本有大志大才,然而项羽一直顺分顺水,也用不到他。他就在另寻他路。韩信对比了刘邦在关中通过约法三章广发邀买人心与项羽的三光政策相比较,看到刘邦的潜力。更兼,项羽依仗自己的军力,不珍惜关中之地的战略地位,一心返回彭城。经过了解,刘邦阵营虽然不缺猛将谋臣,但是缺少大将之才,韩信决定冒险放弃在项羽阵营中尴尬的地位,前往刘邦阵营寻找机会。

韩信其人,身材高大,器宇轩昂,但是并没有相匹配的为人处世之道,二来,他也要以底层的身份来再考察一下刘邦阵营的核心力量成色有几分。刘邦的军纪还是很严明的,韩信等人居然违反军令,正五花大绑等待被处决。一起犯事的已经有13人掉了脑袋。韩信仰天而望,心想难道他就这么结束了吗,他不甘心啊。

说来也巧,他看到一个人物路过前呼后拥,必定是个大人物。‘沛公难道不想得天下吗?为什么杀英雄好汉。’

路过的人,吃了一惊,看到此人相貌非凡,于是叫刀下留人。这个大人物,乃是大名鼎鼎的夏侯婴,是刘邦心腹。夏侯婴就跟刘邦说起韩信这个怪人。刘邦当时正郁闷呢,也没太留意。随口让夏侯婴给韩信谋了个管理粮草的都尉身份。

正是有了这份工作,韩信与萧何接触了。通过日常接触,萧何发现韩信乃是国士无双。萧何非常器重他。还没来得及跟刘邦推荐韩信,韩信已经在等待中失去耐心。当时刘邦军队好多人都不想进汉中,选择了逃跑,韩信也跑了。

萧何一听韩信跑了,来不及给刘邦留句话,快马加鞭前去追赶。等追回韩信,两天已经过去了。刘邦再见到萧何,五味杂陈,大骂萧何,以为萧何也要离他而去。萧何道出实情,执意要封韩信为大将军。刘邦见萧何如此坚持,必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按照萧何的建议,筑拜将台,选了吉日良辰,举行拜将仪式。等大家一听封一个无名小卒做大将军,全军上下一片哗然。

刘邦给我们用人的启发--授权、收心;考察、任用

这个故事立隐藏着一点,刘邦对萧何的充分授权,核心人员的向心力很强。很多普通将领逃跑,然而核心人才如萧何等人忠心耿耿,不但不跑,都是把汉王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包括夏侯婴保住韩信性命,包括萧何急急忙忙追赶韩信,天地茫茫,找个人,能容易?萧何毫不犹豫去追,根本不考虑追不到怎么跟刘邦解释的问题。

当时刘邦刚刚到汉中,千头万绪的事情都压在萧何身上,但是他敢放下这些事,去追韩信,事后,刘邦竟然也听信了萧何那么离谱的建议---不仅刘邦怀疑韩信的才能,全军上下都不相信,当然,如果韩信的才华很容易被发现,那么他早就在项羽那儿立功了,轮不到刘邦捡漏。也说明刘邦对萧何做了充分的授权,萧何对自己手下的人才如何任用和选择有很大话语权,而且,可以跨专业,跨级被向刘邦举荐,刘邦是不考核他的KPI的。

再一个,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后,宴会上就与韩信聊上了,一聊,发现韩信的见解的确高人一等。宏观上,坚定了与项羽争天下的信心,微观上把握了入关的时机。但是,刘邦可没有让韩信独自掌兵。韩信领兵是在刘邦兵败彭城之后的事,之前,可以算是大将军军衔,总参的职位。看看,刘邦,用人的尺度,拿捏的到位不。

萧何给我们做事的启发---用心尽力,果断,担当

萧何是文官主要任务都是军需后勤,在打进咸阳的时候,别人都在抢金银财宝,萧何第一时间把秦国的典籍图册收集起来,免遭破坏,如此一来,掌握了天下虚实远近,为后来争天下取得很有价值的情报。

在追韩信这件事,他也毫不顾忌自己的利益,单人匹马,两天不休,而且当时天下可不太平,路上说不定遇到啥事,他一个文官,为了留住一个武将,甘愿冒着风险去追韩信。就这份心,扪心自问,几人能有。

从萧何回来后,刘邦骂萧何来看,如果萧何追不回韩信,那真是空口白牙,不好解释,但是萧何去追韩信的时候客没有半点犹豫,如果跟刘邦说,刘邦当时不认为韩信有才,或许就耽误了。不去告知刘邦,直接去追,可以算是当机立断,因为事情充满不确定性,后果难料,也是满满的担当,一心就是去追,不考虑别的。

当然,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单方面就能促成的,跟个人有关,跟组织文化也有关系。

韩信给我们的启发---内核要硬,断离舍,自我推销

首先内核要硬,也就是自己要有才能,如果才能追不上野心,那一切免谈。你看韩信经过多少关口,才能在知人善任的刘邦面前取得一展身手的机会,没有真才实学,那是万万不能。

韩信一直有一颗做王的心,执戟郎可不是他的目标。项羽的平台,在当时是很强大的,然而,对于韩信来说,毫无意义,舞台虽大,与他无关。战事即将结束,刘邦野心勃勃,不想安于现状。韩信再不搏一把,恐怕历史上真就不会有他一笔了。敢于到次一级的平台从小头目做起,也要去试试。当然风险也很大,要不是夏侯婴,韩信也就是淮阴街头那个被笑话了一阵的钻当少年罢了。

我们也看到,韩信的自我推销能力确实照他的军事才能要弱很多。在老家,连生存都成问题,要寄人篱下,受人欺负,钻人裤裆,谁能看出半点才华。等参军,在项梁、项羽阵前,也没有啥机会,要说项羽不会用人,陈平一个新来的也混的不赖。再到刘邦阵营,要不是萧何慧眼识英才,哪有出头的机会?

缺少自我推销的本事,这个可能是个很容易引起共鸣的话题,也是关乎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个是韩信的弱点,是刘邦的强项,不再这个故事里体现,需要我们再关注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