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人,千万不要跟金钱观不同的人结婚”你怎么看
- 北方人金钱观是不是和南方人不太一样
- 如何看待节俭这种金钱观
- 如何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 金钱是人的生存要素之一,父母该如何建立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 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金钱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 如何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正确的使用金钱
- 农村人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 正确的金钱观是什么如何修正
- 大家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人,千万不要跟金钱观不同的人结婚”你怎么看
“人,千万不要跟金钱观不同的人结婚”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呢?我来说一下。
首先:金钱观不同的人在一起结婚会有太多的束缚感。打个比方,我自己,我认为既然出去旅游了,就应该吃好喝好玩好。但是我老公,他认为只是出去走走,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所以蜜月的时候,我说要去云南,他说太远,所以最后商量选择了桂林。去桂林,很多人会选择去阳朔,西街,或者刘三姐故居,但是我老公为了省钱,没有去阳朔,然后吃的他也是很随便,每天去吃桂林米粉,我很想尝一下当时的桂林醉鱼,可是他说你爱吃的话我回去给你做。所以整个蜜月期我都不怎么高兴。
其次,金钱观不同,容易引发争吵。婚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偶尔的惊喜,我认为情人节或者结婚纪念日可以送对方一些礼物或看看电影,让对方有惊喜感,但是我老公说,有钱买花还不如买一条鱼做菜,观点不同,真的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对于结婚,还是要慎重的,金钱观念不同,真的要认真考虑清楚。
北方人金钱观是不是和南方人不太一样
广东和浙江福建经常三地来回跑也因为业务关系在北京呆过一段时间,去辽宁经常出差对当地的文化习俗也算是了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1.北方人
北京大老爷们喜欢调控俗称侃大山什么三轮车车夫出租司机看你聊得来可以和你侃到天昏地暗,而东北大老爷们则比较豪爽热情兜里有五百可以花出五千的意思让你感觉他很成功有钱;喜欢显摆有贵重的物品必须戴在最显眼处,比如穿金戴银貂皮大衣贵重首饰等这也可能跟当地文化风俗有关吧
2.江浙沪
上海的朋友比较精明很会算计但是对朋友还是很大方的,而浙江人感觉又不一样兜里有一千但是他就敢花两千甚至三千也可能浙江人的性格有关,这边山多地少早起很多人只能出去找事做谁偷懒连饭都吃不上资源匮乏,有好的项目本钱不够哪怕砸锅卖铁也要先把项目谈下来,因为金钱都是自己一分一厘赚过来的辛苦钱,所以浙江人对钱看的也是很重的但是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他么守信用重情义并不会被金钱所累这点我还是很佩服的。
3.广东人
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早起吸引了全国的务工者涌入广东,带动了租赁业务的迅猛发展诞生了很多很多以租致富的广东土著所以当地人对钱看的也不是很重,穿个裤衩拖鞋坐在家中就能收钱,现金流充裕久而久之很多土著也比较懒缺乏拼搏精神,追求舒适的穿着和生活。
如何看待节俭这种金钱观
大家好!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经典诵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中国最早的家书《颜氏家训》。今天的内容较长,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将今天的内容诵读一遍: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
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
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今天《颜氏家训》说的是我们可以节俭而不能吝啬。所谓节俭, 就是为行礼义而简省节约; 所谓吝啬, 就是对贫穷急需救济的人不予救助。 现在有人施与则过分奢侈, 节俭则过分吝啬; 如果能做到施与而不奢侈, 节俭而不吝啬, 就可以了。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颜之推对家庭经济管理所提出的原则: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结合《颜氏家训》中的论断,这个尺度的基础就是要做好四点:第一,要勤俭持家;第二,要适度消费;第三,金钱观要正确,注重回报社会;第四,不做守财奴,处理好钱与人的关系。
勤俭持家,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和“俭”相辅相成,“勤”是努力工作,为自己的生活换来必要的经济基础;“俭”是控制预算,不要虚荣铺张、超前消费,更不能浪费无度,把钱花在无用的地方。
颜之推不提倡一味的节俭。在家庭经济许可的基础上,该消费的就要消费。俭省过度,在今天看来并非美德,它不仅有碍社会财富的流通,也有损我们自己的生活品质。持家、理财当然以节约不浪费为原则,但不可把钱财看得太重,捏得太死。要做到“俭而不吝”,即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该花的就要花,不要仅仅为了省钱而不顾日常生活质量,否则就是“吝啬”,而不是“节俭”。古人说:“钱者,泉也。”今人把钱叫做“通货”“动产”,如果钱一味地积蓄而不保持流通,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社会的经济也就发展不起来了。
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就是不可把钱财看得太重,尤其是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朋友、接济亲人、捐赠弱势人群,都不可舍不得,否则就会因为吝啬而显得没有同情心,也无助于社会的和谐。尤其是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更应该慷慨一些,这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回馈。
我们永远只是财富的驿站,因为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决定只留少数的钱财给自己的孩子,而把绝大部分财产用来建立基金会、做社会慈善事业,这种做法值得赞赏。布施的小事是可以做的,家长的金钱观正确了,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有了社会责任感,就不会把金钱看得太重。心态端正了,反而会比较容易挣到钱。
《颜氏家训》告诉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要做金钱的奴隶。主人和奴隶的区别很明显,就看谁驾驭谁。
借而望还,不如不借;施而望报,不如不施。无论是持家、理财或者帮助朋友、接济亲人、捐赠弱势人群,都应该把握“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尺度。也就是说,在帮助朋友、接济亲人、捐赠弱势人群时,要做到“施而不奢”:施舍要慷慨,但不可讲虚荣、装阔,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
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
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
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今天的经典诵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天心365》家庭国学共修是萃辰天心书院每天推出的内容,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
如何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刚刚回答了楼主的提问,已经推荐到头条,接着再回答一下如何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
第一点,从小培养孩子钱是干什么用的,它可以买世界上任何商品,比方让孩子学会自己拿钱去超市买吃的,帮家长买些柴米油盐酱醋茶,锻炼如何正确去花钱,而不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从小学会控制消费。第二点钱是怎么来的,让孩子从小知道钱是用劳动挣得而不是大风刮来的,从小让他参加劳动,比方扫屋地,倒垃圾,拖地板一些家务活,让他感受一下劳动的辛苦,花钱时有所感受。第三点金钱的价值观,钱虽然是好东西,但获取它不可伤天害理,用自身的能力创造财富,有毒的不能吃,违法的不去干,踏踏实实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干事!
现在本人只能写这么多,希望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你们的参与才能使我更加努力前进,更希望楼主多多邀请,最好在晚上七点左右,这样能及时回复,在此道声谢谢!
金钱是人的生存要素之一,父母该如何建立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我认为都是根据自己生活的阶层来决定如何建立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金钱可以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平时和孩子出门买东西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不同的消费体验,比如刷卡购物、现金支付、微信、支付宝等都可以支付,这是让孩子明白供需关系。
和孩子整理邮箱里的日常账单往来,让孩子知道,居住的地方,日常生活都是需要支付钱的。
去超市,琳琅满目的物品,教会孩子看商品日期,教会孩子选择自己家里需要的。
月初带着孩子做一做家庭的开支预算,哪些是必须支出、哪些是备用支出、哪些作为储备金,储备金又要教会孩子分为短期的,长期的,告诉孩子理财的方式。
其次:要告诉孩子,花钱一定要量体裁衣,赚多少钱,必要的开支是多少,又要储存多少。赚的钱是为了让生活舒适,正确认识哪些是必须更迭的物品,为什么要更换。还有可以跟孩子谈谈简单的律法,哪些钱是不能赚的,这个很重要。
最后:给孩子自己打理零花钱的机会,给他一个本子,协助他做零花的分配,教会他记账。
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金钱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年轻人,要叫他们尝尽裁人、失业、赔钱、离婚、疾病、贫困、施舍、被人叽笑的现实,打回原形,回归本性,他们才会懂得珍惜人生幸福,重塑正常的金钱观,不至于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用,什么都敢借,花钱不过脑袋瓜子只图舒爽的金钱观。说实在的,你就是穿2万的鞋,带20万的表,开200万的车,住2000万的房,也没人瞧得起你,你连街道都不敢大大方方的溜达,秃头的脑袋戴个棒球帽,机警而小心翼翼。相反,你的贪婪洞窟更无限的放大,甚至大到宇宙怎么不是我的?这种金钱观火烧火燎,欲罢不能,幸福已经是个稀罕物。
事实上,相比之40年甚至30年前的人们,现在即使普通人,无论吃穿住行、社会治理和医疗水平都超越了当时省部级的生活待遇,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如何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正确的使用金钱
谢谢悟空邀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之交淡如水”,“人死钱财空”,等等,如果你用这些古语,给孩子讲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和正确的使用金钱,孩子不一定能听懂道理。
如果家长一心想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还真的一时难找系统的课程。其实,我们都忽略了,父母的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课堂。
家庭的文化和修养在父母的言行里,家庭的教育在和孩子的陪伴里。金钱观的教育,应该从小时候着手,让课堂更有趣味,父母就给孩子讲一些关于人与钱的故事吧。
小时候,我是这么度过的。父亲有很多的故事,至今为止,还能忆起——
从前王小家里很穷,学堂里的孩子一丢东西总向老师打小报告。老师为了证实真相,和孩子们一起埋伏在王小上学必经之路的草丛里。远远看见王小来了,老师把元宝放在路上,压着一个纸条。王小近前看到纸条上写着几个字:天赐王小一锭金。王小四看无人,拿在手里,取笔添了几个字。王小走后,大家一起来看元宝,纸条上写着:外财不发命穷人!从此以后,再也没人向老师说他是“小偷”。
这个故事讲了好多次。对故事的解读有三个:一是从富家子弟的角度,二是从老师的角度,三是从穷人的角度,讲钱对人的影响、人对钱的态度。那时真是受教了许多。
父亲讲给我们关于钱的故事是零碎的,和其他的故事交融一起,不定时地穿插在童年的生活里:炉火的冬夜,劳动的田间,行走的路上,日子里的陪伴都是故事。直到长大,才知道那些故事,来自鼓书、戏曲,来自日常听闻和老人的传说,来自一些生活的阅历,甚至还有自己的亲历。从他的嘴里出来,已经是再加工了,正好迎合了孩子爱听故事的喜好,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对钱的正确看法和做人的方向。
(插图来自网络,侵删)
我是小编文风。欢迎关注家校一线,探讨家校共育。
农村人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纯农民,现在年纯收入不过也就3000元左右一年,没法正确树立金钱观,没固定收入,更谈不上稳定的收入,有就用,没有就算了,穷习惯了。36年的无偿农业税,2005年前真正的农民年收入是很可伶的,所以他们的教育、素质、居住、文化生活,基础设施、更谈不上修养、特别是对子女的培养等等!和城市居民比至少相差20年以上。现在特别是年龄60岁以上的,没有退休金,医疗也就是农村医疗保险。(从10元涨到现在200元/年)所以没有树立不树立的,能过就可以了。
正确的金钱观是什么如何修正
中国人为钱财的获得总结了若干的经验:比如,“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又比如,“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再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巴”……于是乎,铜臭非但不臭,还变成了世上最令人着迷的香味,让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奋起直追,真乃吃了猪肝想猪心,得了白银想黄金,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但是,追“腥”族们忘记了一条朴素的真理:人不可以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进坟墓。总想吃别人的香肠,往往失掉自己的火腿。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也可以帮富人制造问题。穷日子难过的是肚皮,富日子难过的是心情。钱财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让人花天酒地、穷奢极欲,也可以使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古人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心向善的君子,是不会钻进钱眼而无法自拔的。先贤们告诫后人:宁可做穷人,不可做坏人;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对于一个不愿给金钱当奴隶的有“志”之士来说,他理所应当选择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他理所应当做到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
大家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三月的广州,哪里都是湿漉漉的,潮湿阴暗,像极了今天投资者的心情。连涨几天的A股市场,终于在本周五被绿了,电梯里都是骂娘的声音。
我记得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想干嘛,大家几乎都能说出一种准确的职业:老师、警察、飞行员等。
如果你现在再问这个问题,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他们都能给你一个统一且委婉的答案:想去挣更多的钱。但如果追问下去,更多是多少?几乎没有人会知道,因为大家都觉得越多越好。
美国通用汽车的管理顾问Jidelim曾建议:能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后来这成为了著名的吉德林法则。
我也曾想过上面的问题,到底挣多少钱才够?算上通货膨胀、上一代的养老、下一代的生活,足够的保险额度,靠银行理财产品利息就能覆盖日常开支。
在2019年的广州,需要3850万。
这个数字或许会因人而异,我是按我自己所考虑的方面去计算的。写出明确的数字,瞬间是不是感觉目标清晰了一点,至少你知道还差多少。
但仅仅这样子是不够的,你终究会陷入“为钱打工”的视角里,很多的决策和动作就会变形,然后你做每样事情都会朝着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向去走,但有时往往就是最致命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在达到你真正目标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需要用到钱,钱只是你需要的东西之一,而当你拥有了实现你目标所需的金钱后,金钱就不再是你唯一的东西了。
所以钱,并不应该成为你真正的目标,你需要把隐藏在钱背后真正的目标提炼出来,通常这种目标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你能不厌其烦地做着,一直做一直做...
直到世界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