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原文,如今还能找到吗
- 老子的道德经总共有多少章道德经上篇其中第三章是励志文吗
- 《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 《道德经》第八章该怎么解释讲的是什么道理
- 如何解释《道德经》的第六章你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对于《道德经》哪一章节你觉得你理解,并且可以分享给大家的
- 《道德经》的章节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道德经》原文,如今还能找到吗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已经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告诉我们有与无,就是道,天地之始至今无中生有,有中从无。有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法门。两者辩证统一,矛盾共存,是一种玄幻的东西。因此,对于你的提问,我还是用“道”来解释:道可道,非常道,道无道,无间道。如果我说有,没有证据,不该妄下结论,如果说没有,意外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还是静观其变,道法自然吧!
老子的道德经总共有多少章道德经上篇其中第三章是励志文吗
巨著《道德经》名满天下,是老子李耳在终南山楼观台所著。然而这篇哲学经典到底有多少章,可能有少数人不知道,看文章时并没有在意有多少章节,或是有些人从来就没有读过《道德经》的全部内容。
《道德经》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有九九八十一章,全篇共计约有五千余字。
老子李耳造像
道德经第三章到底是不是励志文,我们先来读读原文,看一看本章讲的什么,具体的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意义,再做定论。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如下: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如果社会不推崇、不重视有才有德的贤达人士,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互相争着去做贤人;
如果不制作、不炒作、不收藏难以得到的珍贵财物,那么贫穷的老百姓就不会去偷窃;百姓看不到足以引起他们贪心的事和物,那么纯朴的民心就不会被迷乱,并引起焦虑不安。
因此,圣人的治民思想是:去空和卑微老百姓的心念,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消弱百姓争强好胜的意识,弱化百姓的志向,只要百姓有强壮的筋骨体魄能参加劳动就好。
使用各种制度和方法让他们没有太多的认知和欲望。让百姓当中那些有才智和想法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
品读《道德经》
如果做好了上面几点治民的基础条件,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了,非但不会因为“无为”而误事,反而能无所不为、无所不治,使百姓心自然安稳,天下太平。
通过对《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和译文的详细了解,我们不难看出其核心思想有以下几点:
1.使百姓不去争取名誉和地位
通过不提倡和不抬高百姓中有知识有修养的贤达人士、知识分子和有能力的人,让百姓知道做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使百姓失去争取和上进的想法,从而达到天下百姓之中无有贤者的目的。
2.使百姓不去争取荣华富贵
这种封建思想就是王富民贫的思想,不能藏富于民,设法制止高价位的珍贵古玩和豪华用品,从去除奢侈之风上,使百姓无从羡慕嫉妒恨,不生强取偷盗心,从而淡化了贪心与奢求,安心的从事农耕。
3.使百姓卑弱无心争强好胜
让百姓保证有吃有穿就行,保持身体健康,平淡安稳的活着即可,使他们丧失远大的理想与有所作为的志向,不起逆乱之意,常怀谦卑之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4.使百姓无知识和丧失志向
使百姓没有知识和文化,失去更高的认知判断能力,因为知识可以改变普通百姓的命运,相当于釜底抽薪,一旦失去了知识和欲望,缺乏了眼光和格局,即使是
有些先天聪明和富于心机的人,也是无所作为的。
5.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本章的主题思想,但是要无为而治,就必须做到以上几点。这是用制度、法律、文化等方法来治民的一种理念,从而达到圣人不去治,而能达到治理的更好的治。
楼观台老子说经台
综合分析:
《道德经》中关于无为而治的圣人思想,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思想,通过对百姓实行弱、贫、卑、愚、淡、安、忍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总结:
通过解析本章的思想观念,我们就会明显看出,这对于百姓而言,并不公平,目的是消弱其志,而不是激励其志。所以说,《道德经》第三章不是一篇励志文。
《道德经》里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怎么理解
您好,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希望给大家开阔一下思路,其实《道德经》妙就妙在它非教条式的言论,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甘泉,每个人都可以尝到其中的甘甜,或者说都能有自己的感悟,其实无所谓对错,只要从中所领悟的智慧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正向的指引,那就已经很好了!
原文句子: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古文今译: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我的理解:天地万物开始的时候叫做无,后来又有了,万物产生了,没有无就不知道什么是有,所以我们观察事物要从无和有的角度,常从无中去观照它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它的边际。
比如一个杯子,它为何会产生?是怎么形成的?为何被称之为“杯子”?这是从无中去观照它的奥妙。这杯子出现了,它是怎么样的?都有什么妙用?会发生怎样的转变?这是从有中去观察它的边际。
虽然道德经中的智慧确实高深又实用,但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道德经》搞得深奥晦涩难懂,反而是最贴近我们的真实人生和生活,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其他文字,能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实属我之幸事!
谢谢您的提问!
《道德经》第八章该怎么解释讲的是什么道理
谢谢您的邀请!
本章节也是我最喜欢的内容之一,同样,我们先看看《道德经》第八章的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想,《道德经》里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上善若水”,那么,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呢?为什么悟道人的品性跟水很相近?老子接着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因为水善利万物,它滋养众生,比如它滋养着花儿盛开,小草发芽,树木生长等等,这叫善利万物。如果我们人没有水,很快就会死亡的,人的体内70%的成分是水。你看,水它不会无所作为,水滋养着众生啊,但是它不为自己去争夺,不为自己侵占任何利益,这才是不争的品性。
后一句“处众人之所恶”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喜欢地位被抬高,让大家尊敬我、仰视我,而讨厌地位低的地方。但是水不一样,往低处流,安静地处于最低洼的、人最讨厌的、地位低的地方。这种为大家服务、利益众生的行为,现在我们叫做“利他”,“处众人之所恶”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非常低,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这讲的是”无我”。老子认为这种“无我利他”的品性最接近道,所以说“故几于道”。正如有些真正厉害的领导放低自己的身段,主动去了解员工的需求,尽量为他们的物质和精神的幸福去努力,优先为公司所有人的利益考虑,这才是悟道的领导者。
老子接连着形容了悟道者都有哪些特点,即“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大意是:“善于把自己人生的位置放低;心像深渊一样,善于保持空的状态;给予时效仿天的品性,善于去给予不足的而不索取回报;说话有诚信;管理的事务特别擅长去操作;针对事情尤其善于积蓄能量;行动起来善于根据时间来调整状态。”这些品性,其实都是非常高明的做事的法则,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品性体悟透了,做事时我们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如何因势利导,因形而变。
最后,老子总结到“夫唯不争,故无尤”。这话的意思就是正因为你不为自己去争夺,不为自己侵占任何利益,所以你不会犯错误。譬如你身为一个管理者,管理的是众人的事,大家的事。但是在给大家服务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位置的便利,想到了要占有更多的利益,起了纷争之心,你心里就不平静了。你为大家服务的过程就会大打折扣,行为就会有偏差。所以,就很容易会犯下错误,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思想。
当一个人心不再平静时,一是身体不健康,二是心理不平静,三是做事会受影响。所以,老子讲的是一个非常高明的生活法则,生活智慧。“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争,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愿我们都能从《道德经》这本书中领悟更多生活的智慧!
如何解释《道德经》的第六章你觉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谢谢您的邀请!
《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如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我们先说说“谷神不死”这句话,这在《帛书》甲乙本里写的是“浴神不死”,沐浴的“浴”,我们现在念,但实际也是“谷”字。这个“谷”是左边三滴水,即水冲出来的这种山之间的低洼的部分叫“谷”,所以叫“浴神”,也就是说这种空虚的、中空状态的属性,它的灵验是永存的,是一直存在的,叫不死。
“是谓玄牝”,说“是谓”,老子没有说恍如什么或若什么,他说的语气很肯定。玄牝,玄是深奥的,自然的奥秘。这个“牝”指的是雌性的动物,是母性的意思,“是谓玄牝”是说“道”的这种品性,它跟雌性的动物是非常相近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玄牝就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玄牝之门是产门,说它是天地的源头。
老子接着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绵绵是微妙的意思,微弱的样子,好像是存在,你又看不清楚它,但是它总是存在的。“用之不勤”,这个勤在《帛书》甲乙本里是堇,取它的音,实际这个字应该是“尽”,和勤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说勤也解释成堇的意思。
老子为什么会用女性的生殖系来比喻道?而且所说的比比喻还要更具确定性,说“是谓”。所以,我觉得,我们能从本章内容得到一些重要的人生启示,即我们与母性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所有的生物都来自于母性,那里是我们的根源,所以我们要尊重母性,要以极大的理解度、包容度去理解母性。这种心境能够令我们人生顺利,让我们的行为符合道的规则,这应该就是本章《道德经》给我们的启示,如果我们懂了,人这一辈子就会顺畅很多,就会幸福很多。
愿我们都能从《道德经》这本书中获得非凡的智慧!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
《道德经》三十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巳宁,将恐发
;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用已盈,将忍竭;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恐将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大为基。夫是从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这一章是讲“道”的普遍意义的。前半段论述“道”的作用,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或者说“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在存在下去。后半段由此推及人间,告诫人们,特别是领导者,要从“道”的原则出发,并常要能“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侯王。道是自然规律,万物有道有规律,要认道识道懂道明道依道而行,人背道逆道而为。这都很有辨证法,给人启迪不少。
老子的《道德经》,年青时就读,在为人处世修道炼品方面,读读是大有益处的。会深懂其“道”大明其“德”,这对做好人作用不小。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如何解读给我们什么启示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引用了上士、中士、下士三种不同的人来举例说明,对“道”的看法和理解。并引用十二句古人说过的话,列举了一系列构成矛盾的事物双方,表明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关系,它们彼此相异,互相对立,又是互相依存,彼此具有统一性,从矛盾的观点,说明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原文: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解释: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举例说明一下:比如说,地上掉了一百块钱,上士看到了,第一想到的是,掉钱的人肯定很着急,我得去找到失主还给人家;中士看到了,会摸摸自己的口袋,看是不是自己掉的,如不是自己掉的,就开始各种猜疑,这钱是真钱还是假钱?是不是有人故意设陷阱讹人?等等;下士看到了,那就是立马捡起来,放入自己的口袋。您要跟他说,这钱不是你的,你要还给丢钱的人。他反过来笑您傻,还会骂您多管闲事。
所以,同样的钱在不同人的眼里和心里,会产生不一样的的结果。也因此老子借用了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来说明“道”是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启示:道法无形,天有天法,地有地法,人有人法。上士好似上善者,中士好似中庸者,下士好似自私贪婪者。人一生下来,就被“欲”所困扰着,那就是求生欲。人的欲望是无极限的,一岁小孩都知道为自己喜爱的食物,喜爱的玩具占有着。所以,人皆庸俗,但只要遵循“道”的客观规律来生存,名利不贪恋,伤天害理的事不为,才不愧于天与地。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德经》第29章的精华部分在最后一句: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用现在的大白话就是说,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在古代的文献中,古人反复引用这句话,比如在《韩非子·扬权》里面就有:“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 唐·姚元崇《口箴》匪朴匪斵,去甚去泰。 晋·左思《魏都赋》
再比如,唐朝人刘知几在 《史通·世家》中说:“ 梁 主勅撰《通史》,定为 吴 蜀 世家,持彼僭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规乎。”
这里“泰”和“甚”都是表示的“过分“。所谓去甚去泰,就是告诉人们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被引用得多了,这句话就成了“成语”,既可以说“去甚去泰”,也可以用“去泰去甚”。
老子《道德经》全书的核心就是两个字“无为”;而此处老子反复举例说圣人“不可 为 也 ,不可执也。为 者败之, 执者失之。” 而只要“圣人无为,就无败 ﹔无执 ,就无 失。”了。
从这一点看,老子的这个观点非常类似儒家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见好就收,任何事儿都不过分,切忌走极端。
正是由于老子与孔子的学说中都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所以最后殊途同归,儒家、道家还有外来的佛教能够融汇在一起。这都是“去甚去泰”的结果。
对于《道德经》哪一章节你觉得你理解,并且可以分享给大家的
把我对《老子·笫一章》的理解分享给大家。先订正该章的文字为: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文也分为上述六段。翻译如下:
1,说话若有条理,是规律性的认识。
2,名称若可以包含几个概念叫范畴。
3,天地之初无概念,人认识世界然后又创造世界。
4,人的正确思想从无到有是一个飞跃。
从已有的认识出发到又有新的认识又是一个飞跃。
5,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它们同一于主观认识客观。这个同一叫玄妙。
6,从实践到理论为一玄。从理论到实践为二玄。再上升为一般为三玄。这叫玄之又玄。这个循环叫<众妙之门>。
我把《老子·笫一章》作认识论作如上解。
《道德经》的章节顺序是否存在问题
《道德经》乃论述宇宙物质运动衍化规律及其社会应用法则的学说,但很简捷,属启蒙书,深刻内涵需入门自悟。
大道玄灵,老君传经;启蒙愚世,助升文明;空无自在,道化有形;阴阳冲和,万物发生;人器合道,借德修成;社会与人,体系相承;圣治无为,和谐永晟。
1,《道德经》学习方法必须理悟结合,内修为基,不修无以明理;
2,《道德经》乃阐述物质层次运动演化之学说,思维不可固执于一个层次;
3,《道德经》中道论在德论前是正确的,但明经后可知先事后理与先理后事本质一样。
4,《道德经》各章顺序是合理的,不存在乱的问题。认为乱是没有明经。
5,老子经文言简意赅,百余基本原理全部讲到,但仍属启蒙之书,因为大域之理之象无穷,此为守中。
6,学习《道德经》不可咬文嚼字,因层层物象非三维时空物质文字所能表述,老君亦是强为之名,而人之思之意识具有跨越物质时空之能力,故悟为重;
7,明经需合内修,经中给出修为阶梯之法,其本质在于损之又损,终至无为合于自然;
8,天下神器,大制不割,人间正道必合大象而天下往之;
9,《道德经》最重人类文明创新进步,人类不断把握自然规律,克服磨难,走向自由幸福。
10,物质演化是阴阳太极特性,递弱中存在递强,递强中隐合递弱,有无相生,道德相承。
总之,《道德经》是人类文明灯塔,人类受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