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认识心身医学,识别心身疾病
狭义的心身疾病 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要的疾病。
对明显有心理素质弱点,比如易怒、抑郁、孤僻、焦虑倾向者,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健全人格,对有明显行为问题,比如吸烟、酗酒、多食、少运动等,运用心理行为技术进行矫正。
可以见于支气管哮喘,而支气管哮喘不仅见于器质性的疾病也会见于心身疾病,当然它的发作并不表现为那么典型,有的只是一种精神性的依赖。
基础医学理论综合指导:心身疾病概念解析
心身医学就是专门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相互关系的学科,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但直至本世纪30年代,才从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心身医学和心身疾病的科学概念。
概念: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为主的疾病。是一组起病与心理社会性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
生活事件是研究心身疾病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活变化单位(LCU)得分过高的人容易产生心身症状。但心身疾病同生活事件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关联。生活事件的性质不同对人体影响程度不同,生活事件与疾病种类无特异相关。
心身疾病,早在我国中医学就有记载,即喜、怒、忧、惊、悲、思、恐七情的心理因素的发病的主要因素。近代心身疾病,是19世纪20年代由心身医学提出的心身疾病的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心身疾病的社会预防主要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心身疾病是怎么回事?需要做好哪4点预防?
心身疾病:简单地说,就是心理问题与躯体问题的相结合,或者说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病变无法康复,也可以是躯体本身的症状造成了心理的压抑、焦虑、郁闷等。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防止发病,预防复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预防。
预防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1)加强心理健康。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健全其人格。(2)正确认知和应对各种紧张性事件。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或消除心理刺激。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兼顾心身两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大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作用才会引起心身疾病(也有例外),故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与心身疾病的相关病理、预防以及治疗。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但是主要表现形式却是身体方面疾病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