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宿新市徐公店》歌颂了什么
大家好,欢迎来到当归阅读,我是当归姑娘,今天回答的问题是“《宿新市徐公店》歌颂了什么?”欢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我先说结论,这首诗歌颂了暮春时节的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我们先来看全文,整体感受一下全诗。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看完全文,我们一起来逐句分析一下这首诗吧。
全诗分析
这首诗是作者杨万里在外出时,住在新市(现在浙江省的新市镇)一个姓徐人家的旅店里,自己的所见所闻。
1、第一句:篱落疏疏一径深
该句是静景描写,“篱落”和“小径”点出所写的是农村景色,诗句中的“疏疏”两个字很有趣,和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篱落疏疏”是说篱笆中间有间隔,是有宽度的,我们才能有机会看到外面的景色,现实生活中有些农村地区,屋外就是用“篱笆”围起来,在家的人可以透过“篱笆‘的缝隙看到外面的景色。诗人透过”篱落“看到的是“一径深”,通往山间只有一条小路。而且小路的“窄”和篱落的“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篱落的“疏疏”和小径的“深深”互相对照,营造一种宁静又清幽的气氛。
2、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
本句依然是静景描写,是说树叶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但是生长得并不是很茂密。一道农村真实又清新的自然风光,仿佛出现在我们面前。
3、第三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动态描写,动词“急走”“追”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儿童在嬉戏打闹,双手扑腾扑腾,双脚不停去追赶蝴蝶的动感画面。儿童的天真活泼跃然纸上,十分有趣且充满活力。
4、第四句: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朋友欢乐地抓蝴蝶,但是正值菜花开得茂盛的时候,小小的黄色蝴蝶飞到一望无际的菜花里,就找不到了。我们想象一下,追不到蝴蝶的孩子们,那焦急寻找蝴蝶的模样,甚是诙谐。
这首诗选取了简单的景物和平淡的儿童活动作为描写对象,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暮春时节的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作者
分析到这里题目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中心思想。
最后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作者杨万里,为什么呢?和杜甫忧国忧民;李白的狂放不羁;孟郊的孤傲狂狷不同。杨万里把自然风光写进诗里,这个画风比较独特,下面简单说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杨万里号“诚斋”,是江西人,写了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把诗人的主观情感投射到所写景物中,创造了“诚斋体”。
诚斋体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诗歌的风格是活泼自然,富有趣味,富有童真童趣;第二是语言浅显易懂,一般不用比较生僻的词语;第三是富有想象。他“师法自然”的诗歌对南宋的诗风有着重要影响,结合这三个特点,再回过头去分析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不是感觉理解更深了一层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为什么把《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花落改为新绿
今人为什么喜欢改古诗词呢?无非二点:(一)无知,把自己错误理解强加于古人,或不读透,读懂古诗词,只凭自我感觉,认为某字,某词,某句不对,就妄改之,殊不知牵一动百,把原诗改得面目全非。(二)有欲:(这个更可怕),一般是出了名的名人,但作品又未见有多出彩,若改一改古代名篇,或名人诗词,以证明是老师改学生作业,以显示自己比李白杜甫强,殊不知反呈现自已的低劣。如:黄河远上白云间,改为黄沙远上白云间。杜甫的:床头屋漏无干处,偏偏解释为屋漏不是茅屋漏雨,而是古时屋顶釆光处之名称。落霞与孤鹜齐飞,孤骛说是雾(同音,难道雾可用孤修辞?)说是昆虫(难道一只昆虫可以与一只野鸭大?)……这种现象不胜枚举。
杨万里,此诗是格律七绝。把花落改为新绿的作者,是否只知道格律诗不要重字这个“秘诀”?篱落,花落,(落字重字)。而很多格律诗是重字的,如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中重字),崔护:人面,桃花,二十八字重了四字。……所以,格律诗重字并非不可以。须灵活掌握吧。
通读此诗,是描写儿童天真活泼,在抓黄蝶(黄蝶与黄菜花一样,万花丛中,一黄蝶飞入黄菜花中当然无处可寻。我认为,杨万里是宋名诗人,当然知道新绿此词意,但在此诗中用落花,应有儿童误把落花当作飞蝶飞入花丛中,不是更有一重:儿童幼稚天真无邪之可爱之形象于意外吗?我们可以理解.微风吹落枝头黄花飞入菜花中,稚童误认为黄蝶急去追抓,这样的画面不是更有诗意韵味吗?
我认为,把树头花落末成阴,改为树头新绿未成阴应是歪解了作者之意。古诗词,我们不应随便改古人的作品,应尊重古人的劳动。况流传千百年的作品,必有其特别魅力,不是可以随你所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