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谁能成为中国新诗的前三名诗人
客观的说, 能称得上中国新诗翘首的,具有诗歌天才般品质又写出光辉灿烂诗篇的新诗前三名:郭沫若、徐志摩、海子。
之所以首选郭沫若,是因为郭沫若可称为新诗的奠基人。有人会说胡适才是新诗的奠基人,但胡适只是新诗的首倡者,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体的界限,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记念碑式作品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之所以选徐志摩,是因为徐志摩是现代诗坛著名流派新月派的代表性人物,徐志摩的诗,如单从诗歌艺术角度来看,已站在现代诗坛的最高峰。我认为其代表作应为《再别康桥》,
放眼当代诗坛,尽管也曾繁华一片,热闹非凡,但能选出郭沫若、徐志摩这样天才般诗杰创作出天才般诗篇的诗人,却真的还没有。能与徐志摩比肩,如不是早逝,有可能超越徐志摩的那就是诗人海子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谁是真英雄历史将给以证明,我的排名历史也必将证明。
如何评价顾城的诗选《暴风雨使我安睡》
一个人能感受到的哀恸有多深?
我不知道,没有人能知道。流泪姑且还是他面对着这世界,童话却是他开始逃离这世界的证明了。
逃离,顾城。
不管后人给他多梦幻的赞美,童话诗人,迷恋着童话的儿童是天真的,迷恋着童话的成人却已经开始疯魔。
顾城,他就像个孩子,一个残忍又天真的孩子。也许他的心里有座城,没有人能知道那座城的面目,他是那座城的国王,一切美丽与丑恶都由他来定。
死神的斗篷开始将他笼罩时,他写诗了。
看到那么大的月亮/我知道 我要死了/安排好最后的事/每一刻都有无限的时间
1993年的夏天,顾城和钢筋水泥里的人们一样,来来去去,呼吸着同一片蓝天下的臭浊空气,踏着同一方土地上的皲裂地砖,看过大家都看过的风景,听着大家都知道的新闻。他却没有和我们在同一个世界。
哪怕我们和他擦肩而过,哪怕他对我们微笑,哪怕我们说:“你好,顾城。”
他永远没有和我们在一个世界,1993年如此,从他做一个诗人起亦是如此。
顾城的城在他心中,他不满这处境,他想要把这座城搬到我们的世界中来。
于是,曾经温婉贤淑的谢烨身上那层完美的女神外衣开始剥落了,露出凡人的皮肤来,年轻活泼的英儿走了进来,披上姑射山神人的皮。
诗人是贪心的。既要自己的诗让万千人拜读,又在别人助他成功后嫌弃对方的市侩来。
他很自私。儿子无法进入自己心中的女儿国,便不要儿子了,丝毫不在意自己是对方的生身父亲,是否在自己“成仙”前还需自己负起凡人应负的抚养责任。
好像每一个诗人都是哀伤的。在过去,我不知道他们在哀伤什么,明明地球照常运转,你也没变世界也没变,如今也许模糊懂一点了。他们没有理由,不需要理由。
他们就像被上帝放错了空间的人,与70亿人共存的这世界格格不入。解救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离开这世界。
不是死亡。原本不是死亡。然而我们太无知,太愚蠢,除了死亡,没有第二种逃离的方法。于是诗人死了。
顾城在这个世上存在的最后一段日子,放荡的让人惊心动魄。
他对谢烨说,我想杀死英儿,然后自己也死吧。谢烨说好。
遗书写好后,他又不想死了,谢烨不满了,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只能知道,他杀死了谢烨,然后自己也自杀。
一个男人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想杀死我的情人,然后自己也去死,他的妻子还 说,好。
是我们的逻辑混乱了,还是他们三个都疯了?
你说我的信过于冰冷/你说我的心没有温存/是呵,热烈的青春早已逝去/只剩下漫长苍老的严冬
假如你爱的是太阳/请千万不要向我靠近/即使太阳也不能溶化幻灭/反而会失去灿灿的光轮
顾城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乐观阳光的人。他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骗了多少人。不知情的以为他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只为求一缕阳光,奋发向上。我不敢说然而,读了太久的顾城,我仍不能窥的一点点他的心。
他的基调是怎样的?阴暗还是光明?无情还是多情?痴傻还是睿智?都不知道。
这就是顾城,谁能读懂他,谁能看得清他。
大家如何看待顾城的一生
谢谢你的邀请;
顾城是80年代初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这是顾城一生的价值观。他的诗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一代人对精神世界崇高的渴望。 以下我列举几首顾城的诗句,望诸位点评。
1,《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来临》
“……我的呼吸是云朵,愿望是歌声
……我要在你的血液里,诉说遥远的一切
人间是陵园,覆盖着回忆之声。”
3《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被太阳晒热的所有生命
都不能远去
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
4, 《河口 》
“……总有树要分开空气、河水、分开大地
使生命停止呼吸,被自己的芳香包围”
5, 《颂歌世界》
“……鲜艳的车辆在空中变甜,一级级颂歌世界
一条明亮的大舌头
早晨的颂歌世界”
从这些光和影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顾城的一生,顾城的世界。
张延
如果在你面前有顾城和汪国真两本诗集你会选哪个
谢谢邀请!
两本都选吧。
一是他们都已经故去,喜欢诗歌的人都应该是有敬畏且有悲悯的吧?——虽然他们并不需要谁的怜悯,但他们的生命都已逝去。
二是他们是不同的。顾城深沉,汪国真温暖。
三是诗歌越来越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