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新的政策中小学老师评职称,论文不再作为硬性条件要求利弊如何
中小学教师评审职称论文不作硬条件,利大于弊,以前在职称评审中必须要求有论文发表或者获得一定级别的奖,感觉是一种变相腐败,论文评奖有问题,论文的发表有问题,有的人出钱就可以有论文,反正渠道不是很光彩,所以说论文价值不是很大,为了职称滋生出一些不该有的行业。
当然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另当别论,但是职称评审要求的论文大部分都只是形式,没有多大价值,为了职称出钱给一些刊物发表,有的甚至根据你的要求帮你写帮你发表,而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职称评审,有价值的论文应该是给稿费,而现在情况反了,论文的评奖一般背后会出版论文集,之前一般会有人联系你购买,根据你的购买情况帮你修改以及获奖情况,可以看出职称评审中的论文没有多大意义,只是让部分人获利而让教师们花冤枉钱。
所以取消教师评审职称论文作为硬性条件,是为教师们减轻负担,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论文的撰写本身没有多大意义,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新政策的执行利大于弊。
中小学教师的读书情况如何你怎么看
俞敏洪直播中说:“有很多中小学老师,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而且一辈子都是教教科书上的那点东西,不断地重不断地重复,最后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们发现不少中小学老师,到最后变得知识面很狭窄,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的中国学生教好。”
这番言论里所说的现象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特别普遍。不只是中小学老师,大学老师里不断更新学习的也是一少部分人。这符合“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在教育行业里,20%的人会学习更新知识,80%的人不会。有人的地方就存在二八定律!
为什么大部分老师除了教科书,其它书籍阅读甚少呢?
1.中国教育市场很庞大,属于长青行业。校外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多不胜数,所以对老师的需求量大,大的需求量导致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
2.至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仍是少数,中国大陆本科生占全国总人数的4.3%,一半都不到。本科生里从事教育行业的也只是一部分人,所以综合素质强的老师很少。
3.中国人每年平均阅读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名倒数!据统计中国人均阅读量4.35本;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美国50本。并不只有老师阅读量少。大部分人仍处在求生存的阶段,阅读意识几乎没有,看看你身边有多少成人有阅读习惯就知道了。
4.老师的本质就是一个职业,是及其繁杂的一个职业,地地道道的服务行业。并不只是把书教好就行,学生累了不想学了、考差了打击自信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了…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甚至没时间管,这只是光上课就行了那么简单吗?工作量很大。
5.老师只是一个人身上的一种身份。当离开学校下班回到家,她可能有自己的儿女要教,可能有家庭要顾,下班看书学习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老师本身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在嘈杂的生活中开辟出一片静土。现实是很多人并没有长期的自律能力,所以怎么长期阅读。
俞敏洪老师的言论“所见即世界”,站在他的角度,阐述了他眼中的世界,很片面。不能说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不阅读,有的是不断学习更新新知识的老师,只是人数少而已。中小学教师一年阅读不了几本书,既有现实的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对自我要求的自律因素。
人是环境的产物!中国人整体的文化程度提高了,自然而然各行各业的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会增多。所以做好自己便是本分,不拖国人阅读量评比的后腿,自己先阅读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