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 作文题 立意 备考 名校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19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5-02 02:43:03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19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赛道”指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增长等特性。现在,“新赛道”含义进一步演化,可指一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以及新的努力、新的气象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讲述故事或体现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指出了“新赛道”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它是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出现的,表明了党中央要开辟新天地的决心和规划。第二个层次,介绍了“新赛道”这一概念的内涵。其核心是指,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增长的新兴产业领域。第三个层次,介绍了“新赛道”含义的演化。从命题人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借此帮助考生打开思路,提醒考生在祖国建设的各个方面、各条战线上都存在着“新赛道”。

通过整则材料可以看出,强调“新赛道”就是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实现领域的开辟、思想的突破、行动的创新。强调要突破旧有思维,打破固有程式,秉持创新意识,付出新努力,确定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产生新成果,赢得新气象。

写作时,由于“新赛道”的本义和引申义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最好自选角度,着重从分析某一个领域的开拓创新入手,来论述我们要有开辟“新赛道”、跑赢“新赛道”的意识。这样才能使笔墨更集中,论述更透彻。比如,可以把论点定为我们要在科技领域寻找“新赛道”。文章可以采用“引一议一联一结”的论证结构,先由发展“5G”宽带移动通信技术这一“新赛道”引出观点,然后分析我国在“5G”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原因:颠覆性创新、引领性发展。接下来可由“5G”联系到芯片开发、人工智能发展等领域,强调多开辟“新赛道”、跑赢“新赛道”。最后,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这种创新意识对自己的引领作用。

“新赛道”既然是“新”,必定与“旧”有所区别,所以本文题还暗含了“新”与“旧”的辩证关系,在写作时要适当阐述“新”与“旧”的辩证关系,以提升写作的思维品质。

参考立意:

①开辟新赛道不易,要创新;跑赢新赛道尤难,要坚持;

②莫对故人说故国,且汲新水泡新茶;

③老路子树起老藩篱,新思维开启新赛道;

④新赛道上勇创新,创新开启新时代。

展开全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比十年前增长近 70%,当然,"流动的中国"中的"流动"具有多重内涵,既包括人口的流动,也包括人口流动促成的观念流动,还包括互联网发展促成的信息流动……从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各类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改进,流动起来的中国,拥有的是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的强大势能。

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评论,谈谈如何在"流动"中读懂中国的发展变化。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属于任务驱动类作文,在解答本题时,需要认真审题,分解任务。“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要求学生回归生活,避免内容的空泛;“写一篇评论”要求学生明确观点;“读懂中国的发展变化”要求学生定位准确,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在解读材料时,可将材料分成两层。第一层,主要谈及近年来人口流动的巨大规模,如材料强调的“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比十年前增长近70%”。第二层,主要谈及“流动”的多重内涵,即“流动”不仅包括人口的流动,也包括观念、信息等的流动,进一步拓展写作范围。

在写作时,学生可分析促成人口流动的原因,如各类交通设施的完善,产业升级转型等,由此谈及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同时,学生也可以分析人口流动带来的观念变化,如对“外地人”“外来务工人员”的理解发生改变。当然,学生还可以聚焦于互联网的发展,分析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流动,以及这种信息流动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立意】

①网络互联,数据共享,流动中国(信息流动);

②坐着高铁看中国:跨越中国版图,领略中国之美(交通工具的流动);

③“外地人”成为“新XX人”(观念的流动);等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中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既需有为之举,又含无为之妙。

作为担当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综合把握材料的意旨,需要有“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思维。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及事物,一定要甄别、选择,有些事情“无为”方能成就事业、人生等的“有为”,方能体现人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再者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应该学会选择、取舍,才能专心致志地学好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写作对象是“担当复兴大任的青年”,提醒学生要有大局意识,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去。

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石榴图,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幅图画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有启示意义。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由图画与文字组成。中心词有两个,即“成熟”与“想开了”。

结合图文,成熟的表现有两个层面。

一是图画所示,图中两个果子,右侧裂开口露出果实的是成熟的石榴;提示成熟的表现是有了成果,有了可以展现的“资本”。联系左侧的果子思考,要想“开”,需要经历成长的过程。

二是基于“想开了”,由果子的成熟延申开去,成熟的表现是面对自己的现状开放乐观,豁达释然,助力心灵成长;能面对眼前的困难,不纠结不困扰,学会取舍,做好心理建设。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概念。“无我”是对自我的淡化,“有我”是对自我的强化。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无我”与“有我”的拷问。

请以“‘无我’还是‘有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是一篇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结合对材料的理解

和把握,寻找命题写作立意的角度。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考生要把握两个问题,一是“无我”,二是“有我”。以上两个问题都体现了人们处世的姿态。从“无我”理解可以立意为:淡化个人利益、超脱世俗追求、高尚人生境界。从“有我”理解可以立意为:追求个人得失、注重个人利益、私欲膨胀。以上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考生要注意根据对材料中命题把握的同时,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对命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拓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才能符合考场作文的要求。结合现实包括:个人的生活实际的思考,社会层面的挖掘。所以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视野要宽广,不要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得失或利益的思考,要一笔拓宽对社会总体现象的把握和深入的分析。